2)第九十六章 蔡卞其人_我武松开局降服潘金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配给他!说到变法改革,蔡京以王安石的继承人自诩,但王安石真正的继承人,只怕还是蔡卞!

  当年,蔡卞和蔡京兄弟俩同时考中进士,官运亨通,一度还走在蔡京前面,先于蔡京担任拜中书舍人兼侍讲,也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书的朝廷机要官员。后来蔡京也担任中书舍人,还是蔡卞礼让哥哥,主动提出名列蔡京之后,一时被传为美谈。蔡家兄弟以卓越才干同时担任中书舍人,替皇帝起草诏书,这也是天下人都羡慕的莫大荣耀。

  只是,到了后来,哥哥蔡京的官越做越大,却是逐渐超越了蔡卞。特别是王安石死后,蔡卞也一再遭到同僚排挤和皇帝打击,现在被外放出任河南知府,实际上是不再被重用了。

  但他仍然名满天下。因为,他的书法,和蔡京的书法可以并驾齐驱,也是当时天下人都推崇的。

  在场之人,只有潘金莲和武松,对这些典故不够了解。潘金莲不过是一个裁缝的女儿,久居乡下,自然不太清楚这些朝廷高官的事情。而武松是穿越者,在穿越前读历史书也不是很多,有关北宋的历史知识还大多来自那本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本身又是明代人写的,里面写的有关北宋的情形,本身已经与宋朝的真实情形相差很远。因此,武松刚刚穿越过来,所知更是有限,对蔡卞的情况了解得很少。

  但是,他也从赵尔的话里,听出了蔡卞乃是蔡京的弟弟,那也一定是个大官。而县丞姜后,居然是蔡卞的部属门人,这也颇让武松感到意外。

  小小的清河县衙门里,知县徐恩是蔡京的门人,县丞姜后是蔡卞的门人,机密马奎是童贯暗中安插在此的密探,主簿黄历是一方土豪张大户的舅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大背景。

  这,真是“朝中无人莫做官”啊。连一个小小县衙里的官员,都个个背后靠山惊人。官场之复杂黑暗,可见一斑。

  马奎这么厉害,作为童贯密探,潜伏在清河县衙门里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能够了解清楚姜后的背景,可见姜后也隐藏得很深。官场中人,谁都不会轻易把自己的靠山泄漏给对手,因为这是自己最后的底牌。

  但是,赵尔是蔡京的密使,蔡京和蔡卞是亲兄弟,亲兄弟总是会有些往来,因此,赵尔对蔡卞家情况的了解,自然不是马奎所能比。他来清河县督促徐恩变法改革,时间还不久,却就能获知姜后的真实身份,也就不足为奇。

  只是,既然姜后乃是蔡京亲弟弟蔡卞的门人,那么,赵尔理应对他网开一面,这也显然是姜后请求他借一步说话的原因。然而,看赵尔此时的神态,却似乎像对马奎一样,并不把姜后放在眼里。

  只听他冷冷地对姜后道:“你既然是蔡卞大人的门人,便不该也来趟这趟浑水,敢阻挠本使执行公相大人的密令。你,还是等候发落罢!”

  看来,作为蔡京的门人,这赵尔是连蔡京弟弟蔡卞的面子也不给,这自然也折射出蔡京和蔡卞俩兄弟的关系,他们都和童贯一样,想要夺得这部传说中的《司徒遗书》。朝廷上,这些高官之间,其实都是唯利是图,关系复杂得很,哪有什么兄弟亲情可言!

  赵尔此语一出,姜后还想再说,却见赵尔已经把眼光看向武松,脸色却是微微一变,多了一些温情色彩,显然是对武松另眼相看,道:“武都头,从现在开始,你就暂时在本使手下听令吧!”

  也对,武松是徐恩一手破格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徐恩的亲信。而徐恩乃是蔡京的门人,听命于蔡京密使赵尔。所以,赵尔对武松另眼相看,要他听命于自己,也是再正常不过。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