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进学之路_寒门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就算是现在开始学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了,但见范铭那双黑亮的眼眸和身上隐约的有种平常农家娃儿没有的精气神,不由又接着问道,“以前可曾发过蒙?”

  “发过,少时顽劣,都记不得许多了!”范铭当然不敢说自己如何如何精通,一但龚老夫子要认真考校,即便是会也会落下狂妄的名声,对于读书人来说,谦虚是必备的一项礼节。

  “为何要读书?”龚老夫子微微点了点头,心中颇为惋惜,这孩子的言辞温文有度,进退有节,应该是有个很好的底子,但却白白的荒废了这么多年。

  “自小家中就有训谕,我父曾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时至今日,方知其中深意,向学之心勃然萌发。”范铭深深的一躬到底。

  龚老夫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范铭,度了两步走到窗前,缓缓道:“此句出自《礼记·中庸》博学篇,学之为人之初本,学方知问,问方明思,思始辩行,是为一生德行之鼎铭,许多人究其一生也不能够做到,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说知其深意,也不怕人笑话。”

  范铭心中一沉,原想拍马屁却不想拍到马腿上来!

  眼睛偷偷的望了龚老夫子的一眼,从他侧脸上并没有看到恼怒的痕迹,知道龚老夫子这是在敲打他,忙道:“小生愿受夫子教诲,还请夫子收录则之。”

  龚老夫子点了点头,“大道之行,始于足下,今后你要勤于勉,何愁不能达济天下。”

  这句话范铭倒是熟悉,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显然龚老夫子也和众多儒家圣贤一般,内主修心、外在修德,回想起自己的父亲和祖辈,虽然融合了新时代的一些思想,但骨子里何尝又不是渗透了儒家的思想呢。

  “你可知院中为何独种青竹?”

  “不知!”后世又许许多多咏竹的文章诗篇,如果硬要掰的话范铭也能道出个,范铭虽然心中已有答案,但他不敢说出来,他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这个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有骨有节,群生而独树,可谓之君子也。”

  范铭心生感叹,自古中国的文人就只有两种,一种就如文天祥一般,身躯内存着浩然正气,桀骜不屈,另外一种就像是随风摇摆的狗尾巴草,趋炎附势之辈,所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读书人明理,知道人性、心、修养等微言大义,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为什么还有如此差的口碑?

  往往就是这类变了味的读书人给整个华夏民族抹黑,而龚老夫子则是前一种铁骨铮铮传统儒家文人。

  又联想起爷爷和父亲身上一些行为和作风,一些官场往事、野趣的回味却是另外一种滋味,要是将来用这些手段来整人的话相比也挺有趣的,想着想着范铭嘴角不自觉的往上翘了起来。

  “为何发笑?”龚老夫子的声音瞬间严厉了起来。

  范铭蓦然间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走神了,夫子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盯着他,不由一阵心虚,突然间看到龚老夫子对襟长衫的领口边由于过于磨损而有些绷开的迹象,心中一动,道:“方才我刚想到一个坊间趣事,所以失礼了,还请夫子见谅。”

  “哦,坊间趣事,说来听听。”龚老夫子仿佛突然之间来精神,眼睛陡然间亮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