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郭药师的挣扎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执掌真定府的马扩,也是极力上书言海州事的。其他控扼关蜀之地的赵楷,河东、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却纷纷沉默,不置一词?

  郭药师执政汴京,想要做大宋的曹孟德,那他就要守汴京的规矩。他却不明白,汴京的最大规矩,并不是“君君臣臣”的繁文缛节。而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顶多在他的“道理”之外,再披上一件“忠孝仁义”等等道德外衣,让他赵家人的吃相,不要显得那么难看。面子上的礼义廉耻,也总要繁文缛节地做足才对。

  昔日太祖立国的本质,就是行强干弱枝制度。曾经战力最强悍的禁军,大部分都驻扎汴京。那时候的大宋官家,曾经就是拳头最硬的那个人。

  哪怕外战怯场,可是内斗时候,赵宋官家就从来没有怕过谁。王小波、宋江、方腊又如何?哪怕宣和六年那样的颓废,河北豪杰的结局怎样?

  所以赵佶就敢一辈子胡乱折腾,他的大臣们只能受着。甚至连蔡京这样的枭雄人物,一生四上四下,就要被赵佶玩弄掌中,不敢多言半分。

  高俅这样的宠臣,只是因为他掌管禁军,所以他的儿子高衙内就敢在汴京横着走路!反过来说,童贯掌军二十年,贵为广阳郡王,官家一道旨意就能把他斩首示众!

  当然了,世间无不散的宴席。赵家的拳头传到赵佶、赵桓时候,已经只剩下几个空壳子。这才有了安兆铭的“海州特区”,也有了郭某人的“仿曹操故事”。

  如今国事日非,试论天下强军,除了女真人之外,还有西军,海州军、以及他的常胜军。西军忠于朝廷,奈何远在西北。他的常胜军最弱,却恰恰把刀锋抵在汴京的咽喉上。

  郭药师曾经是大宋“道理”的受益者,现在就要忍受别人对“道理”的发挥。因为安兆铭的拳头,明显比他更壮实!而女真的拳头,也一样能够碾压我矬宋。

  想在这种时局下保持住大宋国体的存在,顺便让自己的“权臣”之路走得更稳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利用好海州与女真人的矛盾。

  只有让他们硬碰硬地多打上几架?大宋才能得到更多的喘息机会。因此,郭药师很爽快地圈阅了张叔夜的奏折。反正,朝廷面对海州的各种折腾,也早已是有心无力了。

  郭药师如今的日子,其实过得很不顺溜。“北伐之功”即便不是郭药师亲征,但他的居间战和拿捏手段,也的确让朝廷上下不再有人敢正面反抗他。

  哪怕官家赵桓,对他的举措也不过坐视而已。然而郭药师却愈发有了心虚的感觉,眼前之朝廷人物,皆不可信也。

  甚至他宁愿远远行文去海州,与安兆铭、吴敏、刘韐等人争吵议事,很多时候都要忍受人家在回信中的笑骂奚落,也要认真读完书信,琢磨对方的见解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