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章 把血书带给燕小乙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再去从贼。

  但是宋哥哥,你想过小安道长的神通吗?真要咱们看着那张都头有个好歹,不是兄弟说话,这天下再也没有你我容身地方了!宋江哥哥你却要警醒些!此事委实做不得。”

  “卢家兄弟却是说甚话头,俺宋江何时说过要弃张都头不顾?只是总要先离开这险峻地方,才能从容接应吧?”宋江也是气恼、心虚。

  想起安公子的神鬼莫测手段,宋江头皮都会炸开,不然他又何苦想要逃离海州呢?

  “那好,哥哥再借我一些旌旗来,我这边虚张声势,引他西军来攻我。哥哥却要滞留江心到半夜,再来接了我四营兄弟登船出海。估计那时侯,张都头也该摆脱追兵了。”

  “也罢,宋某就听卢兄弟安排。”宋江长叹一声,这事委实左右为难啊。

  是日,卢俊义广置旌旗,帅部反击西军前锋。

  这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西军一股脑地追杀靖海忠义军第三营,因为卢俊义随军携带的旌旗特别多,西军理所当然把他当作主力围困。

  不过卢俊义终究雄壮过人,最后还是被他全军退守天钟山上,倚靠山险自保。

  甚至他还有时间派出斥候,警告张伯奋不要回越州,恐怕宋江那里容易生变。就按照安公子最后的军略,挺进天台山好了。

  因为卢俊义搞出来的动静太大,甚至宋江悄悄汇聚船只的举动,都没引起西军太大关注。

  等到晚上,卢俊义看看西军攻势渐歇,还是悄悄联系宋江,将第三营的主力四百余人送到船上。他自己,却要率领身边百余弟兄死守天钟山。

  到了这个份上,卢俊义老泪纵横。自己一身功夫打遍大江南北,人人称赞“玉麒麟”,那是何等尊重!然而却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不能安身立命。

  总为昔日轻浮,不该招惹了梁山泊,终于家破人亡,身陷贼穴。可要说全怪他梁山泊,却也未必。终归还是这朝廷腐烂透了,上下舞弊害人。那时候,是真的不得不反啦。

  好容易在海州遇到了张大学士、小安道长,这才是人间龙凤之资。自己本来是要忠心托付的,却又遇见这样的事体,终归再次走到官府的对面。

  然而这次,卢某人却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身边的百余弟兄,都是跟随数年的死士。自己牺牲也就罢了,却不能连他们也枉死这里。

  小乙还在,主翁手里也缺死士啊。卢俊义叹息,撕下衣帛,遂以血书托付燕小乙。命令这些死士突围去天台山寻找张伯奋,一定要把血书带给燕小乙。

  “小乙见书,俊义已身死天钟之山矣!慨叹半生零落,今日方知取义之道也。

  往昔日,俊义欲拼七尺之躯,使归朝廷。然而今日,俊义又反朝廷矣。惟此次之反,是真赴义也。或有世人诽我、谤我,吾亦无悔此一念也。

  今日之俊义,终可见天地、祖宗、皇天、后土、天下万世也。小乙见书,当明吾志,亦当事主翁如一也。如此,吾心乃安也。”

  然而,他的身边毕竟还有死士不愿离他苟活,也还有许多伤者想从他一路走去。

  凡一日夜,天钟山乃破。

  西军发现靖海军总共才几十个人的队伍,却拖住他们两千大军两天时间?折可存恼羞成怒。可怜卢俊义号称河北第一好汉,就这么被西军乱刃分尸在天钟之山。

  “太祖初分茅,议取卢俊义二等功,封诚意伯,评上上等。

  时有御史大夫、信义伯洪浩以为卢俊义初为盗寇,后招安于宋,旋又与宋为敌。虽为义亡,而落不忠之讥。又,斯人早逝,了无战功,陛下不当以私谊滥用朝廷恩典。

  时逍遥侯燕青侍帝侧,闻之怒,欲击信义伯。太祖阻之曰,何不以诚意伯遗书与闻?逍遥侯乃出诚意伯临终血书示之。

  信义伯览而叹之,此天下奇男子也,当得诚意伯。”《明史-信义伯传,卷七》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