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朱辰收获,恩科榜首,_我大明二皇子,朱标总教唆我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把,毕竟他看过了很多人,这100的忠诚度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如此也可见方彝这个人可用!

  如果他真的如史料一般记载,有大才华的话,看来真的可以扶持他一把!

  不为别的,就为大明朝能出一名,干吏!

  既然如此,朱辰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随即他一挥手道。

  “既然如此,那你进去考试去吧!如果真的可以金榜题名,那么报效大明定然有机会大有可为!”

  三日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便过去了。

  这期间整个朝堂可谓是精彩各异。

  朱元璋、朱标、朱辰等人自然是想着通过这次科举,能够多选拔一些人出来。

  这是他们的定国之策。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明朝的一个特色,科举制度并非是从明朝起源,却是在明朝发扬光大等。

  唐宋的时候虽然有科举,但是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录取几十人甚至十几人。

  明朝自从开科举以来,实行扩招。

  洪武年间共举办科考6次,发榜7次,共取一甲21名、二甲223名、三甲686名,合930名,平均每科取士155人。

  皇家的扩招的举动,使得天下人纷纷以读书为根本,这些人就是后来文官势力的基础。

  皇家想的是多招募一些人才进来,好巩固朝堂。

  勋贵们想的则是少招一些人进来,他们能够用知根知底的自己人继续把持朝政。

  可以说整个勋贵之间现在整个气氛都很压抑。

  这种气氛一直维持的三天之后,今天是科举开榜的日子。

  清晨。

  紫金山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升起,整个聚贤堂门口就已经聚集了无数的人,可谓是人人海。

  四面八方,身披战甲,手持战旗的军队,阵列四方。

  他们一个个宝剑出鞘,杀气凛凛。

  此刻无数的勋贵子弟也好,考试学子也好,都不断的眺望,一脸渴求的看着聚贤堂门口。

  “来了!来了!”

  不多时,聚贤堂的官员们便手持一卷密封的卷轴走了出来。

  宋濂此刻一脸严肃的站在那里,他是太子的老师,由他来做唱卷在合适不过。

  只见宋濂虽然年级已经进入老年,但是他的双目如巨,看到卷轴之火漆完好无损才接过卷轴。

  打开卷轴之后,他傲阳而立,高声唱卷:“浙江,屠养浩、浙江,危孝先、福州,王玄范!”

  每当念出来一个名字,宋濂就命人写到围墙之。

  而那些四周被念到名字的学子,立即昂首而立,装出一份淡然的样子,其实内心激动到了不行。

  然后时不时的再说一句,自己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也不勤奋。

  而那些名落孙山的人则一个个叹息不已,摇头晃脑。

  一卷,一卷念下去,怅然若失的人就越多,因为越往后越难!

  来考试的人虽然都是各省的精英,但是对自己的学问心中也多少有数。

  每当念出来一个名字,范毅心中就咯噔一下子!

  第一卷,没有。

  第二卷,也没有。

  第三卷,依旧没有。

  到了第四卷的时候范毅已经心中不报任何希望了,一时间范毅痛苦不已。

  老天为何非要和自己作对?!

  难道是自己不够努力吗?

  难道是自己不够拼命吗?

  如果是,他认了,可是自己已经完全拼尽了全力了啊!

  可是如果自己连个考试都考不中,他如何报效二皇子的知遇之恩?

  “二皇子....方彝无才,有愧与您啊!!”就在范毅喃喃自语的时候。

  “恩科榜首,杭州,方彝!”

  顿时方彝脑子犹如一道惊雷劈下,他猛地睁开眼睛,热泪顺转之下,心脏犹如打鼓一般起伏!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