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曹公曹公,曹尼娘的公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徐后撤,有的还在下面抬拣伤员,城头上的燕军看到,有故意拉弓去射,然后引来下面骂声一片。

  城头的燕军立马也骂了回去,双方都在问候对方的直系亲属,这好像是中国千百年的悠久传统。

  朱高炽听的直皱眉,觉的这些大兵头们毫无素质,和二弟朱高煦差不多。

  他在众人的扶持下,站在城头,他已记不住今天是攻城的第几天,但他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燕军阵亡将士被抬下去。

  而城下的南军,好像无边无际一样,每天都会出现同样多的人,似乎打也打不完。

  “今天还早,南军怎么这么早退了?”金忠这时奇怪的问。

  房胜笑道:“天气冷了,天黑的快,而且我观南军,很多衣着单薄,只要咱们再坚持守好了,用不了多久,他们能不战而退。”

  朱高炽身边几个人纷纷点头称是,进入十月后,北平温度越来越低,特别到了晚上,更是寒冷,这对于南军来说,的确也是个难题,因为南军根本没有带过冬的物资来北方。

  想想朝廷举五十万大军北进,居然后勤无法跟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但城下面的李景隆可不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北平城被攻破,也只是早晚的事,只要燕王不回来,他很有信心拿下北平。

  李景隆这人不学无术也罢,还喜欢自以为是。

  为了显的自己与耿炳文和吴高等人的不同,他连五十万大军的工事都不修,或少修。

  按说大军驻扎包围北平后,各营应该修筑自己的工事,一防城中兵马冲阵,夜袭,二防外围有燕军骚扰。

  李景隆派陈晖领一万五千骑在外游曳,就觉的外面围已经没有威胁,外围的工事已经可以不用修建,然后连自己面对北平城的一面工事,都没修就决定攻城。

  他大概认为南军有五十万大军,燕军不敢攻出城。

  当然,事实上他也没算错,攻城至今,燕军果然是不敢出城的。

  李景隆的大营就设立在北平东北的郑村坝一线,并在大运河的边上,建立九座营寨,正好可以阻挡燕军回师北平的路线。

  元朝在郑村坝开凿坝河与通惠河,是北运河两大支流,也是元大都至通州的重要运道。

  坝河起于北护城河,经和平里,酒仙桥,西坝村,东坝村汇入温榆河,沿途原有七座坝,因此得名。坝河承担着重要的漕运任务,元朝年间,元每年运输一百万石以上,船夫一千三百多人,坝夫八千余人,昼夜不息。

  元亡后,由于无人管理加上坝河浅涩,现在坝河已经干涸湮灭,而大明还暂时没有重修的计划,直到这里重新成为京师后,大明才重启河道,用来为京师运转物资。

  此时的曹国公李景隆也正在城下观看北平城。

  今天攻城虽然依然失利,但是李景隆主动鸣金提前收兵的,因为他刚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