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决方法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名振和黄安对苏言的这个部署没有其他意见,两人接令后,黄安便告辞离去,张名振没有一同退下,他看着苏言,面露几分犹豫,似乎是在纠结着什么。

  苏言见状,主动问道:「候服,发生什么事了吗?」

  见苏言主动询问了,张名振一咬牙,问道:「督师,眼下南京光复,朝廷远在云贵而无法兼顾江南,督师为何不迎鲁王殿下至南京,暂摄国政?日后若是朝廷东迁,鲁王殿下自然会辞去监国,还政陛下。」

  苏言听了,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深深地看着张名振,让后者感觉他的目光好似能将自己吞噬一般,苏言说道:「候服,天无二日这个道理你应该不会不懂,陛下为大明正统已是毋庸置疑,大明已经再也承受不起一次内斗了,先前唐鲁争立,朝廷内斗以至于北虏趁虚而入连下闽浙二省,俘杀思文皇帝(隆武),此教训还不够痛彻吗?

  若是你真心为国为民,忠于朝廷社稷,就请劝谏鲁王,让其自去监国名号,所部重归朝廷制下,而不是在北虏暂败之时还意图争权夺利。」

  苏言的话说的很不客气,以至于张名振听得面色一时红一时白,半晌,他才幽幽道:「督师所言甚是,令人振聋发聩,名振……名振记下了。」

  「候服。」见张名振如此,苏言的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他继续道:「候服,鲁王于你有赏识提携之恩,从游击之职升为如今的定西侯,你对鲁王殿下的感激忠诚我都能够理解,只是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个人情感只能暂时放下,我希望你能够好好想想。」

  张名振低垂着头,听着苏言的谆谆教诲,脸上满是羞愧之色,他沉默了半晌,才抬起头来,拱手行礼,道:「督师,名振记下了,请允名振回舟山一趟,当面劝谏鲁王殿下自去监国之位。」

  苏言点了点头,答应了张名振的请求,不过考虑到鲁王朝廷内部也并不是一条心的,苏言还是让张名振带兵返回舟山,这样一位临死前都还牢记抗清大业的民族英雄,苏言不希望他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张名振虽然不明白苏言让他带兵回去的目的,但出于对苏言的信任,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当天晚上,苏言连夜让中书舍人管嗣裘写下了一篇交予永历皇帝的奏折和捷报,捷报内一一细数了参与攻城中的众位将领的战功,那些投降的清军将领也没有漏掉,苏言就是准备以此笼络人心,让那些投降将领对他心生感激,进而更加忠诚于他。

  写完奏折后,苏言让王元用从锦衣卫中挑了几名机灵点的人,让他们带上奏折、捷报和一封苏言亲笔的密信,以及用来上下打点的银两,乘坐船只从海路前往云贵。

  之所以要准备上下打点的银两,就是要让永历身边的大臣们帮忙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