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册封郡王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

  天承运

  皇帝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同安侯苏言,护国于闽,光复南都,名在当世,功在千秋,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晋封为南安郡王,赐封地泉州府南安县,俸禄晋三千两,世袭罔替。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永历五年六月初一。」

  总督府外,兵部武选司员外林青阳手持圣旨高声宣读,他话音落下,跪在身前的苏言便口呼万岁,准备起身接旨,不过林青阳拦住了他,笑着说道:「郡王殿下稍等,下官这里还有一封圣旨。」

  苏言听言便停止了起身的动作,与部下继续跪在地上,接着,那林青阳拿出新的圣旨摊开,高声宣旨。

  这第二封圣旨是对苏言及他捷报上提到过的人的嘉奖,苏言加封太子太师,领闽浙赣南直四省总督及吏部尚书职,设置吏、户、兵、刑、工、察言、承宣、审理等官及委任官职之权宜。

  另有苏辞为福安侯,领兵部右侍郎、王翊为北溪伯,领浙江巡抚及兵部左侍郎职、陈钊俊为镇海伯,任南直水师提督。

  降将张天禄改任浙江提督,将功补过,降将杨承祖册为嘉定伯,保留苏州总兵职,其余人等皆有封赏,但降将中仅有主动投诚的杨承祖领了爵位。

  出乎意料的是,同样在捷报上的张名振这位鲁王将领并没有得到丝毫的赏赐。

  如果放在拿下南京以前,朝廷可能还不敢这样区别对待,可苏言拿下南京扬眉吐气后,朝廷也就大胆了许多,不仅如此,连那孙可望也忌惮苏言可能会借题发挥,对永历朝廷不再像以前那般轻视。

  历史上,孙可望便是在强行将永历挟往安隆所后,将亲信范鑛、马兆羲、任僎、万年策等立威吏、户、礼、兵部尚书,从而实际上接管了永历朝廷的权力。

  而在这一世,即便苏言远在东南,可他仍奉永历为正朔,且军势骇然,孙可望心有忌惮,也就没有明目张胆的在朝廷内废立滥杀大臣,因此朝廷还是有一定的自***。

  苏言领部下山呼万岁,起身接旨后,那林青阳接着说道:「郡王殿下,陛下命下官携亲笔书信而来,可移步书房密谈?」

  「当然。」苏言点了点头,他意料到了这一点,抬手道:「随本督走吧。」

  很快,苏言两人便来到了书房,他挥退卫兵,坐在主座上,看着林青阳,道:「林员外,陛下书信呢?」

  「在这里。」林青阳从怀中贴身的暗层内摸出信件,恭敬地递给苏言,随后退下,道:「殿下,陛下另有口谕,命下官在您看完书信后,再转述给您。」

  苏言点了点头,捏碎上面的红漆,拿出信封查阅起来,在查看之前,苏言便猜想信上可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