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一章 国号与年号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基的日期逐渐临近,朝中关于新朝的国号、年号与京师的讨论也跟着提上了日程。

  国号,一个国家未来的名字,自然是要谨慎考虑,天朝的国号自有一套规则,一般是按照称帝之人的爵位或者封地。

  就例如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新朝王莽为新都侯、唐高祖李渊为唐国公,这都是以爵位为新朝的国号。

  不过这套规则从宋朝以后就开始变了,宋太祖赵匡胤因发迹于宋州,故国号取为“宋”。

  辽金夏异族不做介绍,也被算作中原大一统王朝的元朝则是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明朝据说是取自后面的“大明终始”,都没有按照传统的规则定国号。

  苏言在御书房内召开了一场小型的会议,与会者包括了三位内阁大臣和五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们的目的正是商讨新朝的国号、年号与京师的选择。

  这可能是内阁次辅孔兴席第一次与他的搭档出现分歧。

  孔兴席希望能够按照天朝传统规则,以苏言的爵位为国号,定国号为楚。

  但许赫反对了他的想法,许赫说道:“楚为国号未免地域性太浓了一点,不适用于大一统王朝。”

  说罢,他朝着苏言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依臣之间,元明皆从《易·乾》中择取国号,元取自大哉乾元,明取自大明始终,我朝可取乾道变化的乾,或是万国咸宁的宁。”

  似乎是为了防止有人不知道《易·乾》中的内容,他摇头晃脑,念到: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不论是乾还是宁,端的是一脉相承,当真是正统中的正统,可藉之掩八纮而为宇,兼六合以开都。”

  “乾朝,宁朝?”苏言心里默念着,难免开始嘀咕起来,乾朝总是让他不由自主想起了乾隆这个“千古一帝”“十全老人”,因此他直接就否决掉了。

  宁朝还好,却也让他不甚满意。

  其他与会的大臣们听着许赫的说法,都点头表示赞许,事实上,新朝的国号按孔兴席所说的楚是比较符合天朝的国号规则的,而许赫的乾和宁承续前朝,也不失一个好主意。

  许赫的观点也让其他几个心中有所想法的大臣闭上了嘴,他们都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比不了首辅,还是不要说出来自讨没趣了。

  但他们不想说,苏言偏偏想让他们说出来,他看出了礼部尚书吴钟峦的欲言又止,直接点了他的名,示意他发言。

  吴钟峦心中发苦,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回殿下,老臣以为《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曾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可从中择华或夏定为国号,老臣认为华为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