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 噶尔丹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宁条约》虽然签订,但这并不代表中俄两国之间的对抗会就此平息。

  阿列克谢一世沙皇不会就这样捏着鼻子认下这份条约,在与波兰的战争结束以后,沙皇肯定会在复仇的驱使下卷土重来。

  苏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朝廷里的许多官员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为了增加对西方的了解,苏言下令为锦衣卫扩编,向欧洲派遣大量锦衣卫,刺探欧陆各国的情报。

  眼下的夏朝对西方的了解知之甚少,朝廷只知道有罗刹国、佛郎机国、英吉利国与荷兰国,甚至连佛郎机国实际上是两个国家都不甚清楚,就更不用说西方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了。

  而随着《江宁条约》的签订,夏朝定然会因此在西方各国中狠刷一波存在感,苏言便决定借着这个机会,增加与西方各国之间的联系。

  此时与沙俄交战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便是苏言的第一个目标。

  正如前文所说,《江宁条约》的签订并不代表中俄两国之间的对抗就此结束,让沙俄继续与波兰消耗下去,是符合夏朝的利益的,因而苏言决定派遣使团前往波兰首都华沙,与波兰人进行接触,达成共同针对沙俄的共识。

  不过,该派遣何人前往波兰就是一个问题了,两国的风土民情还有语言截然不同,若是因为使者而产生外交纠纷那可就得不偿失,因而使者的人选应该选择那些较为开明的年轻人,而不是思维固化腐朽的中老年人。

  全国上下,唯有东南沿海是与外国人接触最为密切的,因而使者的人选当首先从福建、广东二省中的官员进行挑选,且要有过与外国人打过交道,懂得一些西夷语言的人。

  最终,朝廷从福建市舶司和广东挑选了六人,将其以三人一组,每组配有一个哥萨克骑兵连队作为护卫,分别派往沙俄首都莫斯科城与波兰首都华沙。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打探俄波两国的风土民情,并对俄波之间的战争进行记录,而派往波兰的使团也有一个额外的任务,与波兰统治者打好关系,为日后共同对抗沙俄打好基础。

  ……

  正如苏言所预料的那般,随着中俄两国签订《江宁条约》的消息逐渐传开后,迅速在西方各国中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这里的西方各国自然指的是插足东亚的那些西欧殖民国家,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纷纷向国内送信,汇报这件令他们感到震惊的事情。

  在西方国家眼中,中国虽然强大,但也只能在东亚这一片嚣张,对他们这些欧洲国家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可随着中国击败沙俄,逼迫对方割让远东土地后,西方国家纷纷对这个庞大的远东帝国提高警惕。

  而还在蚕食攻打分裂后的叶尔羌汗国的准噶尔部得知沙俄战败的消息后,不由得对夏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