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剥皮鱼_渔人峰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重体力的活,所以个个都是大肚汉。

  吃完晚饭以后,李晓峰四个人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现在大家也都是刚刚睡醒,肯定睡不着了。

  不如晚上再拉上一网,然后再睡觉。

  商量好了,大家都分头行动了起来,广播通知一声后,李晓峰也缓缓启动了渔船。

  这次运气不错,船开出去不到一个小时,李晓峰就发现了一群规模还可以的剥皮鱼。

  剥皮鱼也叫马面鱼,学名叫做绿鳍马面鲀,属于外海近底层鱼类。

  它们一般栖息在水深50—120米,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都有分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第二大经济鱼种了,产量仅次于带鱼。

  剥皮鱼在四川也叫耗儿鱼,四川有名的耗儿鱼火锅就是用它做的。

  除了这些名字,它还有很多的“诨号”,比如,因其圆胖厚实,又被叫做“面包鱼”、“猪鱼”。

  再比如因为身体外边长了一层坚韧鱼皮,不剥皮就像是橡皮一样坚韧切不容易煮熟,所以又被叫做“橡皮鱼”。

  ……

  至于为什么叫做“剥皮鱼”,也是因为它的鱼皮又厚又韧,而且表面粗糙,就像是一层砂纸一样,必须把它的鱼皮剥掉再吃,所以被大家叫做剥皮鱼。

  另外就是不得不说,当用手把剥皮鱼的鱼皮一点一点的撕掉的时候,还真的是有点解压的。

  剥皮鱼因为长相难看(像个小耗子似的),皮厚肉糙,背鳍上的刺还经常伤人,所以在以前几乎是没有人吃的,渔民把它捕上来一般都是作为饲料或者肥料。

  李晓峰还记得他们小时候,剥皮鱼几乎可以说是菜市场最便宜的海鲜了,一斤可能也就几分钱。

  但是现在因为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没想到当年上不了台面的剥皮鱼也逐渐兴旺起来,而且随着捕捞量越来越大,现在大的剥皮鱼也被人们吃成了稀罕物,也不太常见了。

  要说剥皮鱼现在能够受欢迎起来,主要是因为它自身也确实是营养丰富,而且蛋白质含量特别高,在这个注重健康的年代,难怪受到大家的欢迎。

  现在人们也是围绕着剥皮鱼,开发出了各种吃法,什么香煎,红烧,酸菜,火锅……

  确认了这一群剥皮鱼的规模以后,李晓峰用广播通知大家准备下网。

  这一网在海里拉了两个多小时,他就通知大家收网了。

  这一网的收获不算特别好,但是也不算差,算是正常的收获。

  总共拉上来有七八千斤的鱼,主要就是剥皮鱼,此外还有青占,黄占和一些带鱼。

  要说现在剥皮鱼的价格也还可以,在他们这边一般也要二三十多块一斤了。

  所以这一网的收获,应该也有个十多万。

  等他们把鱼获分拣完,时间也到了凌晨快一点了。

  干完活,厨师把大家的夜宵也整了上来,今晚的夜宵就是大家刚刚捞上来的剥皮鱼。

  大家吃的都是刚捞上来,最新鲜的海鲜,这也算是渔船上船员的福利了吧。

  由于剥皮鱼本身的味道比较淡,最后出来什么样的味道,可以说全靠厨师的手艺了。

  李晓峰尝了一口,不得不说,他们渔船上厨师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吃完饭以后,也凌晨两点了,大家该睡觉睡觉,明天早上还要起来,到时候估计又是忙碌的一天。

  今天轮到李永民在驾驶舱里值班了,所以李晓峰可会回到船舱里,好好的睡一觉。

  看着窗外的一轮明月,李晓峰渐渐的睡着了。

  这真的是海为床榻,枕浪而眠。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