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8章 我们要重视人心啊!_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区的农民商谈此事,使他们接受这一政策了。

  有意思的是,在推动这一政策的时候,盖勋和阎温等人都认为刘备对农民施政太温和了,太讲道理了,事事为他们考虑周全。

  这都不是仁政,这是圣人才会推行的政策。

  自古以来,谁会和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讲道理啊?

  按照他们的想法和一贯以来的做法,谈这些干什么,反正咱们自己个儿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农民什么都不懂,听命令就可以了。

  刘备既然想要尽快成立全凉州范围内的集体农庄,那就搞呗!

  一道政令下达,以刘备的威望,哪个农民敢拒绝刘备的要求?

  要不了一年,各大官僚们在凉州风驰电掣,一番折腾,保准整个凉州全都是集体农庄,一个松散的村庄都没有,刘备所要达到的效果瞬间就能实现。

  反正大家那么久以来都是这样做的,有什么不可以?

  刘备说不能这样。

  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

  农民们或许会恐惧,从而屈服,但不会敬服,心中除了恐惧之外还有怨恨,办事不会尽心尽力,会想方设法磨洋工赚好处,不去努力生产,对后续治理会有极大的负面作用。

  这样做,官府的统治成本会非常高昂,得不偿失。

  他表示我们要和农民讲道理,派人召集他们宣讲政策,与他们谈,把他们加入之前和加入之后的情况做个对比,让他们看到,让他们心服口服自愿加入集体农庄,坚决不搞一刀切的行政手段。

  我们累一点,麻烦一点,这不要紧,人心就被我们掌握了。

  人心是最重要的。

  人心所向,没什么事情可以被阻挡。

  刘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着部下们高呼——我们要重视人心啊!

  盖勋和阎温互相看了看对方,暗自腹诽——您对那些豪强大户倒是干脆彻底,啥都不说,物理一刀切了,也没见您在乎过他们的“人心”。

  他们就不会愤怒吗?

  您怎么就对一群泥腿子网开一面呢?

  两人想了想,觉得这可能和刘备早期的底层生活有关系,可能是他的某种情怀,所以他们也不做什么争论,只要刘备高兴,都可以。

  反正弄来弄去,他们这些和刘备已经绑定利益的人是不会在乎的,这种事情不会损害他们的实际利益,只会让他们伴随着刘备的发展,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好处是长远的。

  刘备很确认自己在做好事,而且这件好事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是一定可以有所收获的。

  不单单是预料之中的实力方面的收获,还有些意外收获。

  推动对凉州官府没有信任度的农民重新信任凉州官府是一件很艰难也很重要的事情,刘备对这些事情很重视。

  所以他麾下的部郡国从事和部郡国从事书佐们总是往返于各郡与冀县之间,不断的传达刘备的命令,监督命令的执行,并且带回来各郡的最新动向。

  这些部郡国从事和从事书佐们就像是刘备的眼睛、耳朵,是刘备推动政策执行的鞭子,也是考核官员们的政绩、执行末位淘汰制度的重要参考。

  所以各郡各县没有敢于懈怠这些从事和书佐们的情况发生。

  而刘备对这些人的要求也非常高,对他们也有一套考核方案,和行政官员有所不同。

  他们的任务也并不轻松,想要通过考核拿到高等级的评分,他们往往也需要亲历亲为,为自己的报告添砖加瓦。

  安定郡部郡国从事周谦为了执行刘备派下的任务,认真负责,自己亲自参与到给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发福利的工作当中。

  当时,他正在一户住在泥土茅草房里的农户家庭搞登记。

  一边登记,一边看着他们这家徒四壁的生活环境,颇为感慨。

  “夫妻二人,子女两人,这些年养两个孩子,过得不容易啊,按照规定,我看看……嗯,钱三千,羊三头!现在就给,还有两个孩子,多大了?”

  老实木讷的农家夫妇只是摇摇头。

  “不记得了?”

  农家夫妇点点头。

  周谦挠了挠自己的脸,也不觉得奇怪。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