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七章一山还有一山高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见过不少回坑货。”

  回坑货是指古瓷早年出土后,被人们长时间把玩,而留下很多痕迹,很多信息后,又被入土埋藏,又经若干年,再次面世了,故曰“回坑货”。

  此类瓷,特征很多,所含的信息也很多,是值得花大气力去研究探索的。

  可惜,现在连知道回坑货这个术语的人,都很少,这样又谈何挖掘整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谷緘

  “哈哈!我就知道回窑货!”老李笑着道。

  回窑货是指有重新回窑加工过的迹象的古瓷,此类瓷,必有奇特精贵之处。

  常见的是:窑补。

  此类瓷,通常是成套的,其中有一、两件有明显的回窑迹象,其色差是明显的。

  对于这种因为烧制不好,或者是出窑之后有缺损、缺陷的瓷器,回窑就是最好的选择。

  像是补生粉,这是瓷器有缺陷后,用瓷粉修补之,曰“补生粉”。

  或再次入窑烘,但因温度不高,还是曰补生粉。

  若是高温修补,则曰“窑修”,或“窑补”。

  可见,补生粉的,也不是一般的粗货。

  补生粉,常见于明前的陶瓷,多是陈设瓷,清降以来,尚没见到。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补釉,这是指二次入窑挂釉。

  与回窑的区别在于,目的专一,专为挂釉,不是修补,也不是成套器。

  补釉,远离窑场的人是很难办到的,能办成的可不是一般人。

  需要补釉的瓷器,也肯定也不是一般的瓷,遇到了自然不可轻视。

  有了补釉这一说,就又有补题文、补绘画的。

  补釉货,多与历史上的大名人、大事件有关。

  惜,前人无力研究,而造成瓷史上的一些空白。

  特别是一些高古陶补釉的,玩者当宝,后人当草。

  对于烧窑,陈文哲可是真懂,既然两个老头把技术向着烧窑靠拢,陈文哲自然也就会稍微露一手。

  对于烧窑,他最厉害的是控火。

  而控火不行,就会出现次火。

  这种现象又叫欠火工,即窑火温度不足。

  因欠火,会使瓷器相应地出现差异,如色彩,硬度,瓷声等方面。

  常有人将次火瓷,当仿品判断。

  另有工艺设计的低温瓷,也会如次火瓷。

  例如黄土胎的北宋哥窑,若是温度高了就变成灰胎了,也就失去黄土胎的神韵。

  完整的次火瓷是很少见到的,其自身半生不熟的,易损。

  如遇残器,一看断口就明白次火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说的已经不是古董的特征,而是涉及到了真正的技术,特别是烧窑的技术。

  烧窑两位老人不太擅长,但是他们擅长回窑、窑补。

  这已经涉及到修复,所以他们干脆就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引。

  景镇那边最不缺的就是瓷器,而古董之中最多的还是残器。

  遇到了残器,自然就要修复。

  既然说到回窑,那修复瓷器就不能不说,而且这也是一个大项。

  陈文哲笑容满面,他修复的龙泉青瓷,已经进入大海市博物馆了啊!

  不过,交流嘛,取长补短,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什么都懂。

  这一点先前两位老人已经证明给他看,所以他也不敢小觑人家。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