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秘在何处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之所以放在外面,因为那些都是烧坏的。

  配方一样、施釉的人一样、窑次一样,但即便一切前期工序都做好了,仍然有近四分之一的东西会烧坏。

  这就是铜红釉瓷器的难烧之处,这么高的失败率,一般人真的消耗不起。

  所以,干这行,心脏要特别强大。

  像陈文哲,对瓷器要求很高,返工率也更高。

  如果胎烧坏了,就会变成瓷片。

  既有成功的惊喜,也要承受失败。

  烧坏了就要研究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把问题解决掉。

  有的胎没有坏的,可以重新烧。

  有人说,颜色釉是“最富神秘色彩的艺术品”。

  它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要烧制一个完美的高温颜色釉作品,不仅要求制作者对釉料、坯料的自然属性了解深刻,而且还要求制作者对窑火的控制掌握到位。

  秘釉流霞盏就真的是这样,如果烧制成功,那效果也绝对可以让你的一切付出,都物有所值。

  特别是在看到那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效果之后。

  从不同角度看去,盏中光点是多层的,似有一汪水浮在空中。

  此时陈文哲想到自己手中的那件秘色瓷莲瓣碗,它秘在何处?

  像有水一样,这么说是不是太正常?感觉也就一般?

  也只有真正看到了原件,你才会感到震撼。

  陈文哲的那一件秘色瓷是高足莲瓣碗,青瓷釉的,在碗的三分之一处,就像有水一样。

  “那碗水动啊动啊,特别神奇!”

  不断琢磨,不断试制,一直经过了半个月,陈文哲才做出一个能看的。

  当然,不是秘色瓷,也不是流霞盏,而是秘色釉流霞盏。

  这两者结合,到底回事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那是岩浆一样的颜色,有点儿水的味道了,但还不成功。

  特别是那流动如水一样的流霞,没有表现出来。

  这需要制作窑变的红釉瓷,要有放射流动的感觉。

  也就是说,碗内的红釉,还需要如同彩霞放射豪光一样,还需要有流动的感觉,这还真是不容易做到。

  为了制作出流霞的感觉,做出流动的形态,陈文哲根据邓大师的手法,试了很多次。

  没想到,真出来了有水的感觉!

  想做出花纹流动的感觉,没想到出了水的效果!

  而且,水面很高,比当初他做的秘瓷还高!

  有了这一次成功,陈文哲才真正摸到了门槛。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不止是学会了流霞盏的制作,他还能结合秘色瓷,做出了真正的秘色釉流霞盏。

  之后他的手艺,就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做出来很多经典瓷器,特别是邓西平大师创烧的一些现代瓷器。

  当然,在这期间陈文哲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邓大师在1976年,还试制成功“无铅钧红釉”。

  这彻底消除了颜色釉从业者,铅中毒的危险。

  除了这种基本工艺,还有“大件郎红釉新配方”。

  他在柴窑中,第一次成功烧制特大件郎红产品。

  那是62厘米高的“300件郎红釉美人肩花瓶”,这些作品多次被选作国家长老的出访国礼。

  还有1982年研制的“釉里藏花”窑变新工艺,开发出的凤凰衣釉,羽毛丝釉等新型窑变釉。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