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零五章无人出于其上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书画一般载体的纸、绢等物质在历经千年后,往往已毁于各种事故,极难传世。

  而瓷枕材质坚实,故完整保存记录了大量可贵的民间艺术,让今人能领略千年前的民间艺术创造力。

  可惜,瓷枕终归是被历史淘汰。

  到了民国末年,瓷枕才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渐渐被柔软棉花制成的枕头取代。

  可是,文物不仅仅是弥足宝贵的物质珍宝,也是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从而鉴古知今的重要途径。

  其中的定瓷,有着太多的不同凡响。

  但是,相比定瓷孩儿枕,其他时代的精品瓷枕还真不少。

  现在陈文哲既然能做定窑的瓷枕,那其他时代的瓷枕,他也就可以做的更好。

  作为一种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生活用具,瓷枕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

  此外,在考古发掘中,北湖荆门包山楚墓、南河信阳楚墓中,也都有春秋时期枕的实物出土。

  这足以说明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枕。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可知,陶瓷枕的主要品种,有低温釉陶和高温釉瓷两大类。

  造型最初有箱形枕和兽形枕,进而发展有建筑枕和人形枕、案形枕等。

  这一时期的枕体中间是空心,为防止烧造变形,一般在后壁或底部留有气孔。

  而从瓷枕的分布区域来看,主要在北至南,从南到东部沿海一带,全都有。

  瓷枕的尺寸也不断由小到大,其中以隋代最小,长度不超过5厘米,到了唐代增大到15厘米左右。

  元代的一些瓷枕,长度可达40厘米左右。

  它经历了“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的过程。

  陶瓷枕的制作工艺,也已经不是宋代定窑瓷枕的两种方法,而是主要有三种。

  一是泥板镶接成形,二是模制成形,三是雕塑成形。

  有时是采用一种制法制作完成,有时是采用两种制法综合运用完成。

  在瓷枕的制作过程中,其装饰工艺同样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主要是通过对瓷枕器胎体本身的刻、剔、贴、划、镶嵌、绞胎、塑等工艺来完成胎体装饰。

  特别提一下,唐宋时期的绞胎瓷之中,就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瓷枕。

  另外还有通过釉彩的运用,来完成陶瓷器的装饰的工艺。

  比如单色釉、三彩釉、红绿彩釉、粉彩等装饰工艺。

  尤其宋金以后的瓷枕,其胎体装饰和釉彩工艺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工艺同时使用。

  而就陶瓷枕的纹饰装饰来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有诗词、格言、曲赋等,有绘画、雕塑等。

  大多表现为神话历史故事、名人典故、民俗风情、生活场景、体育娱乐活动。

  也有自然山水、飞禽走兽、人文花鸟、植物花卉、除魔镇妖、镇宅、祈福、辟邪。

  从而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

  陶瓷枕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时期盛行阶段以后,开始慢慢的走向衰亡。

  到了明、清,瓷枕虽然继续烧造,但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装饰上,都趋于衰落,生产的数量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