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器行天下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持一只“海东青”的女子,却身穿汉族服装,难道她就是王昭君?

  这艘沉船之上,发现的其他瓷器不少。

  比如发现的青花黄釉葫芦瓶,可以欣赏到清朝康熙年间特有的冰梅纹。

  其他还有寓意多子多福、其乐融融的青花四妃十六子图盖罐。

  再就是具有浓厚中西文化交融风格的高足盖杯、微缩瓷器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陈文哲主要是想要弄清楚,这艘沉船是怎么沉没的。

  因为什么原因沉没在这里,对周围其他沉船可能的存在,起到决定性作用。

  此前陈文哲认为沉船的原因有几个可能,一是瓷器上船后从景镇由水路运至长江出海,而后在回家途中沉没。

  另一种可能是景镇瓷器从陆路运到口岸装船,而后到达中转站,修整之后,在这片海域想要穿过马六甲海峡时遇难。

  只不过,通过观察这艘船,其中是遇到意外,还是船只自身原因而沉没,还不得而知。

  除了关注出水的瓷器和沉船本身以外,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就是这艘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否有关联。

  沉没地点,是否位于“海丝”的航线上。

  陈文哲把从这艘沉船上得到的信息,跟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其他沉船遗址联系起来。

  他希望能从中勾勒出一个比较明晰的,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路,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在清代,可用“器行天下”来形容当时景镇瓷器风行的程度。

  康熙年间,景镇是外销瓷的主要产地,运输主要走海路。

  如果能够梳理出这条航线的准确路线,那以后想要收获小点,都是不可能的。

  其他不说,就说这条路线的重要性,就不是陆地上的丝路能相比的。

  目前已知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出现。

  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商船由广省、胡建等沿海港口码头出发。

  纵跨南海、横越印度洋,至东南亚,甚至是非洲。

  在这条航线之上,无数古代帆船,将我国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仅有历史记载的,湮没在这条海道上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

  但“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路线、有哪些停泊港口还是一个谜。

  而从“碗礁一号”,还有这次发现的沉船,都发现大量外销瓷来看,这里也许能为进一步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帮助。

  陈文哲想要找到这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他现在能够确定,始发港口肯定在国内,而且通过碗礁一号沉船,就能确定。

  那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且北通江浙,南达两广,是交通要道。

  但瓷器产在景镇,所以景徳镇就是出发地。

  一般瓷器多水运,一则经济便宜,二则安全。

  一条航路就从昌江出发,北上,顺流而下,到九江入长江。

  到长江口再南下,经国内不少重要港口城市,再到达东南亚。

  另一航路,是水陆联运,从景镇出发,向南由陆路从赣闽分水关入闽。

  再从闽北,由闽江水运到福市,再由福市南下,出海到东南亚。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