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德化青花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文哲对于高启静他们,十分有信心。

  所以,他的心神,立即集中在了打捞出水的瓷器之上。

  因为打捞上来的,都是一些零散的瓷器,所以更具有代表性。

  最起码,这些瓷器,没有叠加黏连在一起,这就是好事。

  可惜,这些瓷器的釉面,不可避免的会被海水腐蚀。

  现在这些瓷器刚刚出水,情况还要好一些。

  如果不懂的养护,这些出水的瓷器,很快就会爆皮,造成釉面脱落,那个时候,这些瓷器就没法看了。

  此时这批瓷器,看着还算漂亮。

  当然,跟存世的瓷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那种德化窑的特征,看的还是十分清楚的。

  沉船古瓷中典型的德化青花瓷,有灵芝纹的青花盘碗碟。

  其中最好的一件,应该是“晨兴半名香”青花盘。

  可惜釉面图桉被破坏了,要不然,只是这么一只盘子,就可以顶他们一天的费用。

  要知道,他们一天的费用可不低,最少一百二十万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这件盘子完好无损,最少也价值七八百万人民币。

  可惜,海捞瓷肯定是卖不上这个价的,但是,这一点也没有折损这件盘子的艺术价值。

  这一次,高启静选择的泥沙中的瓷器,还是很有眼光的。

  这批瓷器的个头都不大,但是都保存完整,而且看着都还想。

  除了刚才的灵芝纹瓷器,还有一些梅雀图青花盖碗。

  很明显这是一条,碗盘碟、盖碗,还有一些小型器,比如汤匙。

  这些都制作的十分精美,只要搭眼一看,就能看出那份匠心。

  当年德化窑的工人,肯定是用心做的。

  比如那些小型器,就算是一直青花小汤匙,其上的图桉也十分精致。

  兰、竹、菊青花盘,青花小汤匙,菊花纹青花盘,寿字纹印青花碗,圈点纹青花小碗等。

  从这批瓷器纹饰上看,极富民族气息的生活图桉比比皆是。

  以兰花、菊花等花卉图桉为例,笔法流畅,布局疏朗,雅致而清爽。

  而青花料则大部分运用了石子青等国产青料,发色晕散,相对柔和。

  特别是“兰、竹、菊青花盘”具有典型的蚯引走泥纹,体现了德化民窑的风格特点。

  这些产品在德化的桐岭、岭兜、后井、东头、石排格、后所、宏祠、布伏山、埯园、窑垅、石僻子、竹林子、苏田等窑址都有出土。

  其造型纹饰,与这批沉船古瓷,完全相同。

  而通过这批出水的瓷器,也能看到清代德化青花瓷的一角。

  这样的瓷器,其实是十分容易鉴别的。

  因为这批瓷器,一看就是德化窑鼎盛时期的作品。

  要不然,不可能把一套餐具,特别是汤匙一类的小器物,制造的十分精致、唯美。

  而清代是德化青花瓷生产的全盛期,全县除美湖、盖德两个乡尚未发现清代窑址外,其他乡镇都有清代窑址。

  清代青花窑址跃增到177处,为历代窑址数最多的一个时期。

  这一切,都是因为出口,因为赚钱。

  都知道出口能赚钱,而且每年都有大量商船出海,这一切都刺激了德化当地瓷器的发展。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