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最具古风范的杯子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五十多只精品青花团龙杯已经很难得,没想到居然还找到了绿釉瓷。

  在发现一件大型器之内,居然藏着更加精品的瓷器之时,先前打捞出水的一些大型瓷器,被陈文哲一一找了出来。

  果然,这些大型器之内,都或多或少的藏有一些小型器。

  这一方面的节省空间,另外一个方面,肯定是因为这些小型器更好、更加珍贵。

  拿起一件绿釉杯子,它做工一点都不比团龙杯差,而且这还是一种创烧的绿釉瓷。

  景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始烧绿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欧洲技术,创烧出一种西洋绿色器皿。

  这种心创烧的绿釉瓷,釉质上与传统绿釉有所不同,并且是通过吹釉的方法施釉。

  这件出水绿釉杯,因长期受海水腐蚀,微呈褐色。

  在众多的瓷器中,道光景镇窑粉彩“二甲传胪图”杯,是最具古风范的杯子。

  它的名字来源于杯身上,用蟹钳夹着芦苇行走的螃蟹。

  专家称,螃蟹钳子寓意“二甲”,芦苇谐音“胪”。

  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二甲第一名”就是殿试第四名,被称为“传胪”。

  因此这只杯子也蕴含着,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祈愿。

  这样的杯子,不管在哪里,都不太常见。

  而在海捞瓷之中,见到的就更少。

  因为这种寓意,对于外国人来说,太过难以理解。

  这一次的收获很大,但是,最大的收获,肯定还在沉船内部。

  现在外围的一些方便打捞的瓷器,特别是那些瓷器扎堆的地方,都已经被清空。

  接下来,想要继续有大批量收获,就肯定要进入沉船内部。

  众所周知,木质船体受海水侵蚀易腐烂。

  从刚开始打捞上来的部分木船配件,能明显看出已经有腐坏的痕迹。

  因此,最大程度保存古船的完整性,成为此次打捞的最大难题。

  不过,整体打捞,如果有专业的作业船,也不是太难。

  国内实力最近十几年膨胀的很厉害,特别是造船业,更是发达。

  像是专业的沉船打捞船,国内也有。

  比如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就是一艘专业的古船整体打捞船。

  之前这条船,就在长江口参与过一次古沉船的整体打捞。

  那一次古船打捞迁移工程,采用的是世界首创“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这种技术,就可以将实现古船原生、完整、安全地打捞出水。

  打捞模拟视频中,前期,已完成了端板—纵梁框架整体组装工作。

  即用22根弧形梁连接形成一个长48米、宽19米的半圆柱箱体基座。

  工程船到达海上施工现场后,将实施端板—纵梁框架整体下放工作。

  随后逐根进行弧形梁的掘进穿引,并完成全部22根弧形梁穿引工作。

  最后把古船及周围泥沙、海水完整包裹起来,形成古船沉箱。

  只不过这种打捞工作,十分消耗时间。

  一般这种工作的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花费2—3个月。

  而打捞出水还不算晚,随后将由专用打捞工程船,将总重量1万余吨的古船沉箱,同步提升出水。

  出水还不算,还需要再“怀抱”古船沉箱,送入托另外的运输工程船中部开口处。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