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盘龙,盘龙,隐于镜中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辟众邪,鉴万物,秦皇之镜无以加焉。歌曰: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求献圣聪。”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亦载:“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所铸也。”

  后以“江心镜”多作端午辟邪、祝颂吉祥用典。

  元马祖常《端午效六朝体》:“江心铸龙镜,好用照湘累。”

  这面镜子在传说之中十分神异,主要表现在那几句话中:盘龙,盘龙,隐于镜中。

  这说明,这面镜子之中,隐藏有龙纹,并且能够时隐时现。

  当然,这些神异的传说,原来是没有人相信的。

  但是,自从黑石号沉船之中的宝贝被打捞出水,这些传说中的种种说法,就开始变得不同。

  “黑石号”中发现的一件青铜器,即“江心镜”,又名水心镜或百炼镜。

  传说这是扬市一种特有的青铜古镜,也是一件进贡的“神物”;

  《太平广记》有载“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江心镜一面,纵横九寸,轻盈曜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

  其实,这种形制的古代铜镜,不能说很多,但是也绝对不少见。

  青铜镜在考古发现中多得是,这有什么稀奇的?

  的确,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的铜镜确实不在少数;

  据史料记载,唐代扬市本就是铜镜的“生产基地”,水上丝绸之路发现一块“出口”的青铜镜,似乎没什么奇怪的。

  如果“江心镜”如此平凡也就罢了,之所以称为“宝物”,是因为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经历;

  史载“江心镜”是李守太献给玄宗之物。

  公正的说,自古“富贵莫如帝王家”,玄宗也是一代帝王,见只是一面“镜子”,起初也没放在心上。

  但李守太却说“扬子江心境”是件宝物,并据实禀告。

  以今天史料记载为据,扬市本就盛产铜镜,其中有一叫“吕晖”的作坊,更是声名远播;

  太宗时,吕晖作坊忽然来了一老一少,老者着青衣,自称“龙护”,少者着黑衣,自称“玄冥”。

  这对老少对吕晖说“你技艺虽高超,但仍做不出一件‘宝镜’,我二人可以实现你这个愿望。”

  吕晖非常高兴,马上腾出自己的作坊让二人使用;

  奇怪的是,这对老少将作坊密闭门窗,没有锻锤敲打之声,反传出阵阵龙吟虎啸,鬼哭狼嚎。

  吕晖众人都是“肉身凡胎”,听作坊内动静不对,吓得瑟瑟发抖,谁也不敢偷看;

  直到三天三夜后,作坊没有了声音,吕晖打开门一看,这对老少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一张纸条。

  上写“镜龙长三尺四寸五分,法三才,象四气,禀五行也,纵横九村,类九州分野,镜鼻如明月珠焉。开元皇帝神通圣灵,吾遂降祉,斯镜可以辟邪鉴万物,秦始皇之镜,无以加焉。”

  这段文字,明确告诉吕晖铜镜的尺寸样式,为什么要造“宝镜”;

  这些文字还算浅显,这里就不一句一句解释了。

  除这些外,纸上还有一“歌”。

  原文为:盘龙盘龙隐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来贤圣聪。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