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绝世双璧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绝世双璧。

  2013年8月,子龙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专家根据掌握的资料推测,子龙鼎很可能出土于我国南河省辉县。

  因为辉县地处中原,曾经是古代殷商时期王室的所在地。

  这个地方出土过大量的商周时期的文物,是商周青铜时代的重要遗址。

  20世纪30年代,我国内忧外患,一个名叫“山中株式会社”的霓虹公司在我国专门从事文物贩卖活动。

  子龙鼎出土后不久,就被山中株式会社倒卖到霓虹,之后一直未曾露面。

  2004年6月,霓虹大坂举办了一场私人文物收藏展览。

  当时展出的藏品,大多是我国的珍贵文物,当中就有子龙鼎。

  我国青铜器专家马承源、陈佩芬先后赶到霓虹,查看子龙鼎。

  2005年底,子龙鼎被一位香江文物收藏家购得,辗转到达香港。

  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我国国家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的专家奔赴香江。

  他们对子龙鼎进行实物鉴定,并征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青铜专业组所有专业委员意见。

  专家们一致认定,子龙鼎是罕见的青铜重器。

  所以,子龙鼎进入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之列。

  2006年4月,子龙鼎被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项目运作征集回国,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子龙鼎方唇、宽沿、立耳,垂腹圜底,下置三足,已接近蹄足,鼎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重230公斤。

  该鼎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

  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凋式兽面纹,足上端饰高浮凋式兽面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子龙”二字铭文,铸刻在鼎的内壁近口缘处。

  铭文中的“子”字居左上角,字较小,实笔阴刻。

  “龙”字在右下,系双钩而成,很像一条竖立而尾向右卷的龙。

  张口,圆目,头上硕大的瓶形角突出,与龙头并不连笔。

  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最大圆鼎,象征着商代王室贵族鼎礼制度的森严。

  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原”。

  从这些包含“鼎”字的成语中,可以看出鼎是国家权力、地位的象征。

  从“子龙”铭文中,可以对子龙鼎的身世做出推测。

  现存甲骨文中,也有对商朝王室中“子某”的记载。

  在我国历史上,“子某”的称呼通常见于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指代的是有“王子”身份的宗法贵族。

  因此可以推测,子龙鼎的主人,可能是商朝末年的王子。

  或者是商朝王室内,担任卿士僚尹、具备强大势力的宗法贵族长。

  拥有这样一件巨大的鼎,不仅是权力的象征,在礼制森严的商朝,它也是商王室内部等级划分的重要标志。

  2006年6月,我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之时,子龙鼎才开始第一次展出。

  当时子龙鼎摆放在展览大厅入口处的展台上,这是子龙鼎与我国观众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当然,接触不等于触摸,所以现在就算是一只彷品,能够放在展馆之中,让人随手可摸,也是十分难得的。

  看我的系统不正经。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