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坐歪了屁股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加上“正义凛然”的标签,说成是“无力对抗政府”。

  工程的成果是否失败,如今还没有强有力的论据证明。

  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国际学术界认可,例如张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内部却是存在争论。

  其实我国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此类工程的成果,没有必要非得通过世界上各种具有“复杂背景”的学者的检验。

  只要在我国学术界取得共识就行,我国学者对历史的研究,无需外人指三道四,也不能被有各种目的的势力阻挠。

  这就像中医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经过科学的检验?

  不是说科学不好,科学不对,而是我们五千年经验积累下来的精华,就因为不科学,就不对了?

  你说的不科学,是真的不科学,是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解释不了?

  还有大学,为什么一定要跟国际接轨?

  就算是为了不闭关锁国,为了博采众长,跟国际接轨也没什么。

  但是,也没必要找一些外国垃圾来国内读书,还各种优待,这不是傻吗?

  这就是没有文化自信,我们明明用几千年的方法,肯定是正确的,却还需要让别人认可,这有必要?

  就像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管我们有多少证据,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总会找理由反对。

  其实,无视它们就好,这就像是西方的新闻、报纸,它们会说一句人话吗?

  嗯,这有点偏颇,世界上肯定还是好人多。

  但是,好人,不一定就不会坐歪了屁股。

  屁股决定脑袋嘛,我们做好自己就好。

  当然,我们可以无视一些人的犬吠,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它们。

  像是丑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言论,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

  而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比如2003年4月12日,在芝加哥就断代工程进行了一次学术会议。

  斯坦福大学宗教文化中心的兼职研究员蒋祖棣,特别要注意一下名字。

  如果是真正的白皮,人家闲得蛋疼,才会研究华夏历史。

  而这一位,向会议提交了一篇题为《西周年代研究之疑问——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方法论的批评》的文章。

  他是讨论“工程”,对“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

  蒋祖棣注意到,“工程”使用的是oxcal系列样品程序。

  他介绍说,oxcal程序系列样品计算法,只有68.2%的置信度。

  在“东亚历史”期刊上,发表文章,质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公元前899年。

  文章中对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提出了具体质疑。

  文中提到:……一些最近的研究计划,包括被华夏接受的研究计划(指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的是一个在公元前一千纪早期的“天再旦”的记载。

  这些研究,把这个奇特的记载,解读成日出时的日偏食。

  这样的解读看起来似乎合理,黎明要开始之际,天色因为日食而暗下来,然后再日出,但却是不确定的。

  日出时把太阳表面遮住的部分,大到可以让天色大幅变暗的日食是很少的。

  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确是有一次日出时日食。

  而这些研究计划,把这个日食对应到该奇特的记载,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计算显示,公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在这里是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