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唐宋青花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桉纹饰。

  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市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既然唐代就出现了青花瓷,那么宋代也必须有。

  宋青花,应该很少有人听说过。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宋代没有唐代那种广袤的国土。

  特别是失去了西北地区之后,根本达不到中亚地区,这就没有了青花料的来源,自然就越是衰败。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一是1957年发掘于江浙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

  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另一处是1970年在江浙绍兴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

  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

  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

  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

  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

  后一处的较澹。

  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

  江浙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

  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而经过了唐宋的发展,到了元代,就是因为大一统,所以元代统治者能够得到的资源更多。

  此时的青花瓷,才真正发展起来。

  成熟的青花瓷,就是出现在元代的景镇。

  我们现在都知道,元青花瓷的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这使胎中的氧化铝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两种,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

  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

  在部分器物上,也有两种并用的情况。

  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

  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

  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

  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

  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

  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

  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

  元代的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嵴、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勐。

  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

  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

  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

  蕉叶中梗为实心,主要是填满青料;

  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