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窖藏元青花(祝所有兄弟新年身体好)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觚,九件为各式高足杯。

  兽耳盖罐,兽耳鼻衔环,带盖,兽头。

  敦实浑圆的造型,给人安全感——像弥勒菩萨,肚子大,用得着用不着的杂物,一股脑往里装,还不会覆翻。

  牡丹纹饰和云龙,刻画在最开阔的腹部。

  大团的牡丹,以最民间的姿态打开,开放得大大咧咧,毫无保留。

  游走的行龙,在龙纹上下方,留下大片飞白,予人天空和白云的想象。

  龙乃中国古人的灵感产物,它代表了某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和地位,被帝王们自视,也被百姓追捧。

  描绘于青花罐的龙,修长,虬曲,龙头向上,双角后仰,两眼正视,细颈,曲腹,蛇尾,龙鳞密布,三爪特别带劲。

  这三爪的力度,有别于元以后历朝画法。

  文物专家以此为标识,区分元明清各朝龙纹。

  荷叶盖罐,共有两只,主体都是三爪龙和缠枝牡丹。

  追逐的龙,彰显着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

  牡丹又让这神秘莫测,有了民间乐见的富贵华丽之感。

  而写实的荷叶盖,与鳜鱼、青鱼、鲶鱼、螃蟹的奇妙组合,又让力量和富贵的贵族审美,赋予了天然的趣味,以及民间的活泼和生气。

  动态的龙,还有那些小鲜物,衬托上静态牡丹荷叶,对立与统一的美学追求,分明就是一幅蓝白相间、赏心悦目的盛夏彩墨图了。

  六月,南方午后的池塘,出奇的静。

  远处有风吹来,极细切快捷的风声,裹挟着更远的雨点。

  荷叶边角陡然掀起,似要飞翔起来。

  然后,主角三爪龙就要登场了——是它,搅动了午后的风风雨雨。

  带盖梅瓶。还是牡丹和龙纹。

  不过,龙纹出现了四爪。

  元朝官窑体制尚没有明确地确立,龙的皇权象征却早深入人心。

  五爪,帝王手中权力已达极致。

  四爪、三爪,地位阶级下移。

  爪的多少,从一个侧面提供了青花瓷主人的身份信息。

  六件梅瓶,体现宋人以来案头陈设审美的最高水准。

  梅瓶原本用来插梅的,插了梅的瓷瓶,青花也随梅的暗香热闹起来。

  六件梅瓶,分别以“礼、乐、书、数、射、御”的字样,被主人墨书于器底。

  礼自周代始,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的审美程式。

  “六艺”被主人书写于梅瓶之底,座右铭一样虔诚地供奉和遵守。

  规矩,端正着每一天的日常态度。

  这像是六种人生态度,不仅是手艺。

  从出土的青花器皿等级看,研究者认为这批窖藏青花应非普通人家所有。

  他们在高安县志里找到了一户人家的信息——元中晚期高安上泉伍家村伍兴辅、伍良臣父子,伍兴辅又曾担任元大都驸马都尉一职。

  人们相信,高安的窖藏主人就是伍家。

  据说,现在高安还有伍家后人。

  《高安县志·兵防志》记载,至正十一年、十二年,高安战事尤乱。

  业内揣测,这批青花很可能是都尉家曾经拥有,为躲避战事而藏。

  今天得以重见天日,成为链接陶瓷记忆缝隙的文物遗珍。

  画师们的英雄崇拜情结诉诸于青花笔下,成就元青花最具独特性的人物故事题材。

  西江高安元代窖藏青花都是花鸟题材,而元青花最具独特性、令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却是人物故事题材。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