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非常神奇的缺陷美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不解的谜团,比如哥窑是官窑类同的一个窑口,而且非常接近。

  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开片。

  那么它有多接近呢,见过哥窑和官窑瓷器的,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其接近程度。

  这种相似度,有时候连专家都分辨不清。

  有时候区分它,确实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因为,史书记载都不太祥。

  那传说中,哥窑是这么出现的?

  嘉靖45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中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

  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

  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

  这部古籍中说的是:哥窑和龙泉窑,都在今天的江浙的龙泉县,在浙南地区。

  南宋时候,他认为有兄弟两个兄弟,哥哥烧的就叫哥窑,弟弟烧的叫龙泉,这是嘉靖时期的一种说法。

  只要是认真研究过哥窑的,就知道这种说法并不太靠谱。

  不说其他,只说龙泉窑瓷器和哥窑的区别,那就太大了。

  既然是亲的两兄弟,技术出自一个地方应该不难想象吧?

  那么他们制作出的瓷器,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陈文哲对于龙泉青瓷十分有研究,对于哥窑也很了解。

  先不说龙泉窑的作品都是什么样,先说哥窑,他跟官窑就太像是了。

  不说其他,只是一个外部特征,其相似度就太高了。

  第一个特征就是金丝铁线,这是它的典型特征。

  所谓金丝,是细碎的开片呈黄色。

  铁线是黑色的开片,呈黑色。

  而金丝铁线在古代还有一种说法,叫文武片。

  指的是开片的大小,因为一般到金丝这块儿,开片都比较细小。

  到铁线这,都是大块。

  金丝铁线它这个特征,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

  他在陶瓷烧造中当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它出窑以后,它又就会开裂。

  它会怎么开裂呢?如果你们看过出窑,你觉得非常神奇。

  刚一出窑,声音都听得见。

  你听得清清楚楚,这个瓶子在炸裂的声音清脆悦耳。

  那么噼里啪啦的声音,能炸多长时间呢?能炸两年。

  买过新的哥窑瓶子搁在家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候就听到砰的一声,砰的一声!

  一直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这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那么它为什么呈现金丝铁线?就是刚才说的要炸了。

  所谓的文武片有大开片,开片之后,直接搁入了黑色的炭黑水里,就呈现出黑色的铁线。

  现在直接搁墨汁儿里就可以,然后拿出来以后,这个瓶子就变成一个黑开片,非常清晰。

  】

  而很细的开片呢,由于它那个间隙过小,颜色是进不去的。

  所以时间长了,气体进去里头,氧化成黄色,它这么出现了金丝,它是时间造成的。

  哥窑的第二个特征是紫口铁足,这个跟官窑的特征一样。

  但哥窑也有点不同,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说就:旧哥窑色青浓澹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曹昭是松阳人,松江就是现在的大海市。

  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古董的文献,他是在明初就写了。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