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重获新生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

  而陈文哲想要获得一些好的配方,就容易多了。

  比如青釉配方,我国在1957年,就设立了国营龙泉瓷厂及青瓷研究所。

  这使龙泉青瓷生产,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较高水平。

  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来都是最管用的攻关方法。

  当年在多方努力下,近乎失传的龙泉青瓷釉料配比方法,得以基本恢复。

  现在每一个青瓷厂家,都有他们不同的调釉方式。

  所以烧出来的釉色,没有完全相同的。

  调釉就是一个祖传秘方,外人是不知道的。

  但绝对不会是添加颜料的,因为釉色是在还原焰中产生的。

  午后,暖阳斜照。

  昨天进窑烧制过一次的半成品,已经出窑。

  这是第一道工序素烧,只见工人们熟练的将素烧完成的坯体取出来。

  而等凉透,陈文哲就会江胚体放入配好釉料的釉桶中上釉。

  将坯体浸入釉浆后取出,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

  而后又将釉浆注入坯体内,来回旋荡,使釉浆满布内壁……

  经过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后,施釉方才完成。

  厚釉青瓷则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反复多次,才是正烧。

  在这里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烧制温度,龙泉青瓷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叫塑烧,也可以说是素烧。

  也就是烧青瓷的胚胎,烧制温度在800度左右,出窑后再上釉。

  第二次烧成品,烧制温度在1300度左右。

  一般都是比较准确的1300度,温度低了几度釉色会不够透,也就是不够光亮。

  要是高了几度就会流釉,很有可能整窑都会是次品。

  龙泉青瓷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因为胎土的问题很容易变形。

  要控制这个变形,最关键的还是在胎上。

  这个胎厚了会开裂,更何况青瓷是以薄胎厚釉在瓷器中站有独特的一席之地,可太薄了容易变形。

  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烧制出来之后,还需要看釉色、釉质。

  龙泉青瓷最经典的精髓是釉色,最高的境界是似玉非玉的釉质。

  在这方面,上千年下来,制瓷匠人们一只在探索。

  现在想要重现辉煌,乃至有所突破,技术的革新必不可少。

  比如相比龙窑,液化气窑有不断创新的可能。

  20世纪90年代,景镇已经有在烧液化气的梭式窑。

  而在这种窑口的启发下,改造出了人工控制的新式窑炉。

  这种炉窑可以解决釉发色不纯正和不稳定等难题。

  古法烧制的青瓷,代表了千年技艺的传承。

  现代化的气窑,则让影响因素更加可控。

  结合釉料配制工艺的突破,才有当代青瓷的中兴。

  从紫铜色釉,到高温黑色釉,再到虎斑色釉、赫色釉……

  有了现代科技助力,现代青瓷产品设计和创意愈加丰富。

  陈文哲站在这些前人的肩膀之上,自然会有着更多的选择。

  他不用依靠经验摸索试错,就能够得到想要的釉色。

  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他也必须在烧制过程当中,进行反复对比。

  只有多次修改配方,才能在传统龙泉青瓷釉料配制技艺研究上,取得突破。

  最终找回岁月淘洗中的釉色,让纯正的梅子青、粉青、铁胎哥窑青瓷重获新生。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