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凤纹时代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置上,作为辅助纹。

  变形鸟纹中,出现最多的是凤鸟纹。

  此时还有几种有神话背景的吉祥鸟,如鹰、鸷、鹊、枭等。

  从构成上看,鸟纹是用具有不同特征的鸟头、鸟身、鸟尾来表现特定的鸟纹。

  具体来说,绝大部分的鸟喙是闭合的弯钩形,和鸷鸟的喙相似。阑

  个别的鸟喙也有张开的,见于西周早期的式样。

  鸟头上都有角或毛角,角形大致有弯角、肉角和尖角。

  鸟纹的体躯大多只是一个禽鸟的躯体,没有羽翅。

  有时因图桉结构的需要,还采用长条卷尾的形状,形成了鸟首龙体的特点。

  周人以凤鸟为祥瑞之鸟,故自西周初期起,凤鸟纹便成为青铜器的主题纹饰。

  至西周中期,凤鸟纹的使用达到了高峰,有人称为“凤纹时代”。

  霓虹那件就应该是这个时代出现的宝物,这件青铜卣也在鸟头后的盖子,及咽喉的内侧,各自有三个字“太保铸”。阑

  字体极古,保字是人字旁上王(其实是玉)下子,铸字则是两只手捧着鬲放在炼制的锅炉上。

  与太保卣有相通铭文的还有两件方鼎,一件在丑国,另一件是津城博物馆。

  国内这件肯定是不得出境的国宝,它叫“太保鼎”,应该都是同时代一人所做。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可见太保鼎和太保卣的作者,可能都是西周初年的大臣召公奭。

  两个太保鼎都是清朝咸丰年间,在齐鲁省寿张县梁山出土的。

  而太保卣,据传是民国时期在南河省鹤壁浚县辛村墓葬出土的,估计是传到后代分散入土的。阑

  白鹤美术馆的优质青铜卣,并非只有太保卣一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极为珍贵的“兽面夔龙纹方卣(也称饕餮夔龙文方卣)”。

  这个卣不大,高39.2厘米,但形制也是独一无二的。

  它的卣身是方形的,但是到了卣口却变成了圆形,盖子也是圆的,上面立着一只玄鸟当盖钮。

  这很可能是具象化的天圆地方,极为罕见珍贵。

  整个卣从上到下都是复杂的纹饰,呈现典型的殷墟艺术风貌。

  这件作品据传是从殷墟的王陵里出土的,很过国内学者看后也认为很有可能。阑

  兽面夔龙纹方卣的提梁是一个双头夔龙,盖子上除了立有玄鸟。

  还单独做了一个板状的夔龙当装饰,是国内仅见的。

  盖子上、卣身颈部、卣腹四角都装饰着兽面纹,这种兽面纹以前叫饕餮纹。

  后来发现不对,就都叫兽面纹了。

  其实就是一种面部夸张后的龙纹。

  难得的是,兽角的部分都做了凸起。

  但是和西周早期的兽角扬起还不同,是兽角做法的早期形态。阑

  此外,卣身上有不少蓝色的锈斑,也是一个看点。

  这属于五水硫酸铜,也就是胆矾,这种锈不太稳定,容易受热分解并失水,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略高。

  白鹤美术馆的精品实在太多,除了商周青铜器,这次还为纪念唐朝建国1400年而请出了几件来自唐朝的名贵宝物。

  其中最珍贵的是唐三彩凤凰首瓶,那是一个体型硕大而精美的胡瓶。

  这种器型来自于波斯,也是陈文哲所知最精彩的一件三彩凤首瓶了。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