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五采而文、光鲜亮丽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工造物、天人合一的代表。

  凤为百鸟之王,是古人以鸟的形象为基础,结合多种动物的形象,想象出来的一种混合性神话动物。

  古文献对凤的形态有很多记载,如《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

  凤鸟纹是我国古代器物中常见的纹饰,也是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中占比非常高的装饰图案。

  凤鸟纹大量运用在青铜器、漆器和玉器上。

  造型各异、神形逼真的凤鸟,通过彩绘、错金银、雕刻等工艺呈现,展现出汉代人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力,呈现写意的浪漫情怀。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三件凤鸟形石饰,皆是出于刘贺墓主棺室东室南部。

  凤形是西汉流行的立凤形象,底部钻一个未通孔,应是青铜器或漆器上的嵌饰物。

  此组凤鸟形石饰上凤的头部、身体、足部、翅膀、尾巴,包括面部器官等一应俱全。

  其衔接合理,风格写实,而且身体没有过多纹饰或线条,仅用阴线示意身体部位,是汉代常用的装饰手法。

  凤首高昂,尾部上翘,灵动典雅,生动地表现了它高傲的神韵。

  勾喙,叶形耳,凤翼收在身体两侧,随尾羽上翘,悠然自得,雕刻出一只形象简洁、内敛而高贵的凤鸟。

  在我国古人眼里,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玉器就是用这些美石雕琢而成的器物。

  凤鸟因其“五采而文”、光鲜亮丽,被赋予多种美好品质。

  用美好的玉器承载美好的凤鸟形象,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寄愿。

  既然有了凤纹,自然也不会缺少龙纹,海昏侯毕竟是皇族,所以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龙纹器也不少。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说起源于图腾崇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多种动物的身体特征,是由人们复合而成的虚拟生物,经过漫长的文化晕染才变成今天的形象。

  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西室中部,出土了一件龙形玉饰,它是套在一铜杵上用以装饰的,保存十分完整。

  器身为和田白玉质地,整体轮廓外方内圆,器表留有方形面;

  梯形钮较为突出,但没有超出方形转角范畴;钮中部有钻孔。

  龙首和左翼分别位于方形两个相对的转角,整体纹饰显现微浮雕特征。

  这件器物为立体盘龙状,龙身竖直,头颈横伸,独角圆眼,卷凸鼻闭口。

  龙身单面满饰龙首纹,两翼卷凸状张开,饰羽毛纹;

  背上有一多棱柱形无纹钮,钮上横穿孔。这条龙有翼,身体繁密的纹饰表示鳞,头部有角,当属应龙之列。

  龙形玉饰,为春秋时期整体形态较为抽象的龙形。

  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的龙形玉饰的共同点,是龙头较小、一字角、卷凸鼻闭口、器身满饰龙首纹。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龙身多以谷纹、涡纹等为主要填充纹饰,少见龙首纹等动物纹饰,后代更是简化,以白描手法修饰龙身。

  所以这件龙形玉饰成形年代最迟不晚于战国早期,有学者推测它为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这一时段的器物。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