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六章奇葩中的奇葩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矮小的乳足。

  除了这些碗盘等小型器,最大的应该就是瓷枕。

  陈文哲能看出来,这里的碎瓷片中,瓷枕的数量最多,种类也不少。

  也许就是因为种类不同,对面的年轻人,才一次性拿来好几件这种碎瓷片吧?

  比如十分明显的一种长方形小枕,为晚唐五代流行的式样。

  其制法大致是把制好的绞胎坯泥,切成薄片,然后粘合成形。

  底部一般都不用绞胎,阴干后将四角修圆,在背面挖一个圆孔,最后施釉装坯入窑烧成。

  从此可以看出,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比一般色釉瓷器繁复。

  这些绞胎瓷片之中,还有一种小枕,枕面上绞出三组圆形的团花,成等边三角形排在枕面上,三组团花大体相同,构成一幅装饰性很强的图案。

  这种绞胎,似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

  这种工艺可不简单,被称为千年不朽的绚烂,其实说的就是传统犀皮漆工艺,也叫犀毗工艺。

  这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漆艺表达形式,“犀皮“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由于多用黄、赤、黑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特指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

  反正这么做出来的效果,很特别,也很漂亮。

  再一次忍不住看了一眼对面的年轻人,他们还真是厉害,挑选出来的这些碎片,都极其有代表性。

  碎片不少,每一块陈文哲都不会多看,所以他再次拿起几块。

  这几块瓷枕的碎片之上,居然还有字,怪不得会被特别挑选出来。

  有字的瓷片,和没有字的,价值绝对不同。

  看着上面的杜和裴,陈文哲知道,这是“杜家花枕”和“裴家花枕”。

  这种瓷枕还有传世之物,要知道绞胎枕传世品较多,流散到国外的也不少。

  大海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那一件瓷枕枕面也为三组团花,枕底刻“杜家花枕”四字。

  国内还有一件,底刻“裴家花枕”四字。

  可知唐代这类瓷枕,叫做“花枕”。

  据此又可知,当时有专门从事生产花枕的作坊,而且出现了“杜”、“裴”等名家。

  只不过,这些瓷片,很多都是北宋时期的,不都是唐代的。

  但是,那些出现字迹的,都显示这些瓷片是唐代的,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其实,这些瓷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件唯一完好的小杯子。

  也只有它,才能带给陈文哲完整的体验。

  这是那些碎瓷片没法比拟的,就是不知道,这只小杯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希望它不是烧制出来之后,就随着那些碎瓷片,一块掩埋了吧?

  要是这样,陈文哲也就只能看到,这件小碗的烧制过程了。

  视线落在那只小杯子之上,陈文哲知道,绞胎瓷之中,杯多小型,有的杯身稍高,有的较浅。

  这就是一只普通的小杯子,算是茶杯吧!

  “可以上手吧?”

  “可以!”年轻人对于陈文哲的态度,感觉十分满意。

  毕竟这件小碗跟那些碎瓷片是不同的,再小心也不为过。

  轻轻的拿起来,此碗成型颇为周正,俯视碗口为正圆。

  整体器形,与建盏中的束口深腹者接近,最特别的是那一层层深入器胎之内的花纹,这个可不是彩绘上去的。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