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五章广为人知(求订阅)_我的系统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时期的大师,而且是做德化白瓷的大师。

  自宋以来,德化瓷塑盆花,就十分的光彩照人。

  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期,瓷雕名师苏学金制作的盆梅,最负盛名。

  这位苏学金大师,有一个款,就是博及渔人。

  当然,他这个款,要是不了解他的,肯定不认识。

  除了这个款,他还留名,或者是用“蕴玉”或“苏蕴玉”等款。

  要是知道后面这两个款,不清楚这个四字款,也肯定认不出这是苏学金大师的作品。

  主要是当年他建立的作坊,以《蕴玉瓷庄》为号,所以这蕴玉两个字比较出名。

  还有,这一盆瓷梅花,也很出名。

  如果没有那个牌匾,陈文哲也不会知道它的身份,但是有了这块牌匾,它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民国4年(公元1915年),苏学金的这盆瓷梅花,选赴漂亮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巴骑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

  那时的德化吴承铣县令,特送“极深研究”大匾,以奖励。

  近代一来,几次万国博览会上的成名事件,很多人都知道。

  陈文哲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更加知名的茅台酒事件。

  就是故意打碎了,让人闻到香味的那一次,这个肯定就更加广为人知。

  陈文哲博闻强记,自然就知道的更多。

  不过,他知道,其他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再说,古玩市场上的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近代的那些大师的作品,都不算是古董。

  “博及渔人?无名之辈啊,要是名人的,三万还值,可现在不行。”

  果然,这一位并不知道博及渔人,就更不知道这是苏学金的作品了。

  要知道,这一位可是上了地方县志的,属于德化那边的名人,而且是近代名人。

  也许现在当地的一些老人,还见过他呢!

  “这要是名人作品,我早就通过一念堂的陈老板,把它送去拍卖行了,还能留在这里?”

  “吆,你还认识制作景云钟的那位陈老板?”

  “那是当然,我们这里也算是陈老板的地盘吧?谁家有件好东西,还不得通过他卖个高价?”

  “您也说了,这东西卖不出高价!”

  “三万也不是高价啊!”

  “您降一点,这东西我真喜欢!”

  “没法降,我先说好,这盆梅花三万,那件牌匾八千,可不要以为两件三万!”

  “这样说就太不地道了?看我喜欢,怎么还涨价了?”顾客不愿意了。

  “我不是提前说了吗?您要喜欢,我就是这个价,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真正的老东西不多了。”

  “您这东西也不老啊!”

  “哈哈,一百多年历史的东西还不老?想要找一千多年的,得去一念堂!”

  “一念堂的老东西,谁敢买?万一要是陈老板做的高仿呢?”

  旁边听着的陈文哲,一脸无语,他这是得罪谁了?

  不过,这样也好,直接杜绝了他做高仿牟利的可能。

  没有了诱惑,他也就不用纠结了!

  “算了,财政困难,家里老婆管得实在是严,没钱!”

  这位很有眼力的顾客,不得不放下了东西。

  陈文哲这一次可不慢,直接快速上前一步,就把东西拿在了手中。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