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娘娘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yцwáпgk_金丝笼牡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其实并不怎么重视这群从喇子墨国远道而来的使者,更没有几分想同他们好生交好的意思,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扣下蒙睹都王子的人头了。

  在他看来,就是真要打仗,也没什么打不得的,总归趁着他还年轻,在位的时候替以后的儿孙们多打几场仗,把太平盛世留给他和婠婠以后的孩子,那也不是不行。

  但是下面的臣官们——尤其是文官士大夫集团,都坚决反对龙椅上的皇帝冒出任何发动战争的想法。

  究其原因,说出来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十分的确切,那就是肯定不是因为他们心地仁慈爱好和平。

  其一,皇帝要打仗,打仗肯定要用武人,那么提升的是武官的地位,很可能再度造成武人专权压制士大夫集团的地位,这绝对是打死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其二,打仗打的是后勤和军需,那是流水似的银钱要花出去,势必会给国库收支平衡问题带来极大的影响。皇帝只顾着打得痛快了,回头伸手就朝那些管钱管税收的文官们要钱,他们从哪给皇帝弄钱?免不了最后又是苛捐杂税剥削百姓,再这么两年三年地一折腾,各地农民起义只怕也要出来。——整个国家都会变成一盘乱棋。

  最后,士大夫们最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不喜欢变革,更不喜欢变动,一向认为朝廷对民间社会的干预越小,社会越稳定。而打仗,打赢了有武将要升官拜爵,那是朝廷政局大变动;打输了则是整个国家存亡与否的大变革,都是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所以他们自元武帝登基之后,多次明里暗里地上言皇帝不可轻易发动战事,更不能为了扩充边界、满足帝王的虚荣心而在边疆地区大肆用武。看后續章幯就dǎò:rrw.m

  是而在他们看来,国家需要和平稳定的时候,“遣妾一身安社稷”,也没什么不可的,即便这个女子是昔年圣懿帝姬那样的帝后嫡出、唯一女儿,说送走就送走,亦不可惜。

  如今瓷瓷兰公主带着修好之意来到魏都,即便他们也不喜欢看到中原王朝的皇帝迎娶蛮夷女为妃,但是和战事的代价比起来,那他们还是宁愿异国公主嫁过来。

  被他们推选出来游说皇后的人,是皇后的祖父文贤公陶老公爷。

  外祖父一把年纪了,忽然进宫看望自己,婠婠还是十分惊讶的。

  老公爷说,皇后怀着陛下嫡子长子,来日教导皇子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他便趁着自己的这把老骨头还好使,从过往的史书里选了几篇单独编出来,进献给皇后所看,来日或可留作教导皇子启蒙的书籍。

  他那样身份贵重的文臣,又是太后的父亲、皇帝的外祖父,谁敢不准他进宫来?

  老公爷特意起了个大早,趁着皇帝在朝会的时候来到了坤宁殿。

  婠婠本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