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24亿的黄花梨_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2.4亿的黄花梨

  张扬对两位研究员的反应有些疑惑:

  “怎么了?难道你们不喜欢和普通藏家交流吗?”

  “不喜欢。”连邹副馆长都在摇头,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

  “那还是你们交流少了,我在网上直播鉴宝,遇到的宝友都很有趣。”张扬微笑着说道。

  他想起了那些老九门的兄弟,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已经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好日子。

  “张馆长,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一家私立博物馆,义务鉴宝对伱有什么好处吗?”聂研究员问道。

  “是啊,我们参加,是因为上面有要求。”

  “我参加,是因为有流量和收益啊!”张扬伸出两根手指。

  “流量我懂,收益是纯靠流量变现吗?”邹副馆长不解的问道:“现在流量不值钱了。”

  “不止流量变现哦,我们可以用征集拍品的名义,和拍卖行合作,抽取一部分拍品成交后的佣金。”

  “也可以把玩家手里的东西收上来,放在博物馆的展厅,吸引游客。”

  张扬把早就打好的算盘说了出来。

  光几期借展,能帮海林博物馆翻盘吗?够呛啊!

  等羊城博物馆的大部队一走,大概率一切恢复原样。

  但是如果能把“免费鉴宝”、“拍品征集”、“博物馆收藏”这些BUFF,全叠在一个活动上,说不定能在全国范围打出名气。

  到时候,海林博物馆将会成为民间藏家的“耶路撒冷”。

  邹副馆长他们无从知晓张扬的鸿鹄之志,刚开始只是觉得:

  “完了,感觉他说的好有道理,我们要被套牢了吗?”

  但当张扬拿出他事先准备好的,和盛海永兴拍卖公司的合作协议时,他们悟了。

  这活动好像真的有戏。

  收益多少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如果活动能盈利,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一直办下去。

  有机会影响力辐射全国。

  本来在馆内就分管宣传工作的邹副馆长当即表示:“我们这边可以和你合作。”

  “像聂老师、乔老师这样中青代的专家,和普通藏家沟通非常有一套。”

  两位研究员一听见这话,不停的在摇头,但是被无视了。

  “只不过活动的频率不能太频繁,最好一个季度不超过一次。”

  “这个频率还行,恢复得过来。”聂研究员附和道。

  “没问题。”张扬欣然应允:“拍卖会一般一个月一次,我们一次性征集一个季度的拍品,对藏家来说会更觉得有希望。”

  至于利益分配的问题,大家默契的没有提。

  张扬自己是觉得,现在就谈钱太俗了,等挣到钱了再分钱也不迟。

  没挣到钱的话,当然就白票了。

  邹副馆长则是认为,反正出差有津贴,能多条宣传渠道,可以先试试。

  羊城博物馆虽然在岭南地区很有名,但无论是馆藏文物数量,还是接待游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