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参加拍卖,没必要太正常_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参加拍卖,没必要太正常

  是送来的拍品本身就有问题,还是拍卖会在用这东西做局啊?

  张扬觉得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反正赝品出现在拍卖会上,说拍卖机构完全不知情,肯定不合理。

  就看这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了。

  张扬赶紧打开之前的拍品资料看了一眼。

  不知道佳士得是不是故意的,资料里就给了张【玉勾形器】平放在桌面上的俯拍照。

  这能看出来啥?

  最基础的器型:呈扁平的鱼刺状。

  勉强能确定材质:岫玉,和台上展示的玉器一致。

  还有用途:其中一端有两个钻孔,符合“红山文化的玉器,是缝缀在衣物上的饰物”这一特点。

  最关键的、能证明拍品饱经岁月洗礼的土沁呢?

  因为照片没有足够的层次感,看起来并不像实物的沁色,假得那么明显。

  反观实物,沁色的位置和颜色都不对。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基本都是陪葬品,坑口分为朝阳市的石棺和赤峰的土坑两种。

  这件勾形器受沁这么严重,只能是土坑出土的。

  但赤峰当地土壤缺水、沙土化比较严重,沁色不是这样的。

  同时,受沁的前提是和土壤接触。

  看这件玉器被侵蚀的位置,很难想象它是被怎么埋在土里的,才能形成只有两侧中间有沁色的情况。

  可以从中间折叠的玉器吗?

  总之,这就是件2012年造出来的仿品。

  而且造假的人,肯定没有现场挖掘文物的经验,是个半外行。

  现场懂行的人当然不止张扬一个。

  喜欢研究高古玉的人,估计比研究青铜器的多一倍。

  所以在玉器刚开始展示的时候,现场就已经开始有人低声议论了。

  等到拍卖师宣布开始竞价的时候,“赝品”的说法,已经在现场的竞拍人之间,完全传开了。

  周宝探听完周围人的可靠情报后,啃着手指甲问张扬。

  “张大师,这个红山玉有问题吗?”

  “说是因为物流原因,没有参加前天的拍品预展,但应该是请人鉴定过的才对。”

  “我看不准。”张扬眨了眨眼答道。

  “好的,我懂了。”

  周宝探听明白了张扬的潜台词。

  如果是真的,谁会说看不懂呢?

  他拍了两下自己的脸,好像想清醒一下似的,接着告诉张扬:

  “那这次拍卖会要出大事故了。”

  “怎么说?”

  “这……唉,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一分钟后,这件红山文化的玉器流拍了。

  下一件,【红山文化玉龟】,起拍价50万,同样流拍。

  再下一件,【大汶口文化青玉璇玑】,起拍价8万,依然流拍!

  一连十几件,全部流拍。

  全球顶级拍卖公司的重点拍卖场次,成了拍卖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感觉拍卖师就差当着大家的面叹气了。

  这十几件拍品,假的还不太一致。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