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民心所向_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商量一下吧需要多少钱尽管去账房支取,另外要做得隐秘一点,不能让对方知道是我邓义所为。”

  “老爷放心吧我们会考虑周全。”

  “去吧现在就开始了。”

  几名家人行一礼,分别退了下去,邓义沉思片刻,随即又写了一封信,命人出城给刘璟送去。

  樊城也同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城内不时传来爆竹的炸响声,很多因为丧事而关闭的酒馆也纷纷开张卖酒,让民众们喝酒庆祝胜利。

  码头上,准备过江的民众人山人海,排成长队,江中一艘艘渡船如过江之鲫,往来穿梭,从曹军手中缴获的二余艘渡船又重新投入使用,渡船还给了它们的原主人,被焚毁的船只也由江夏军一并偿付。

  江边,刘璟正在视察渡口的情况,战争结束,樊城和新野自然由江夏军控制,不会再还给襄阳,不过徐庶却另有想法。

  “守,其实樊城和新野也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曹军南下,樊城和新野当其冲,我们实际上是在给襄阳当守门人,但它们但对襄阳却很重要,我觉得倒不如把这两座城还给襄阳,换取一些更有用的军资。”

  刘璟看了徐庶一眼,笑问道:“我现在的军资可不少,元直觉得襄阳还有什么老底”

  徐庶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在襄阳外仓库内储藏有一批造船的木料,都是经过多年风干而成,粗壮的木头足有十几万根,用它们可以造出上千艘战船,如果用江北之地把这些木头换走,那么襄阳在年内无法造出大型战船,就算曹军南下,也没有了渡江之船,守以为呢”

  刘璟点点头,他知道造大船不能用新木头,木料至少要风干年,否则容易变形,徐庶的提醒确实有必要,这些木头留在襄阳,最后都是资助曹军。

  至于徐庶提出把江北的樊城和新野还给襄阳,其实刘璟也考虑过,襄阳只有万军队,一旦他们得了江北之地,必然会分兵驻守,这样会减少对江夏的防御之军,倒不是坏事。

  刘璟沉吟一下笑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你可去找蒯越,虽然他已不支持我,但毕竟情意还在,相信他会尽力促成此事,另外,我还可以答应一年之内不进攻襄阳。”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曹军铁骑必将南下,现在攻打襄阳确实没有意义,便点了点头,“这件事属下会办好。”

  就在这时,刘璟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叫他,一回头,去见是聘骑马飞奔而至,在他身旁跟着一人,头戴峨冠,身着宽大儒袍,皮肤白净,年约四十余岁。

  徐庶认识此人,对刘璟小声道:“此人就是韩嵩。”

  刘璟心中暗忖,原来是他

  韩嵩最早官任荆州从事中郎将,是荆州权臣之一,在建安五年出使曹操后转为亲曹派,触怒了刘表,将他罢官下狱,一年后,蔡瑁替他求情才得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