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我全都要_我的父亲是嘉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寿宫大殿。

  嘉靖帝正在看宝贝儿子朱载圳上的奏折。

  奏折上说,他下月初一将会从杭州启程回京,大约月底之前到达京城。

  这趟回京,他给国库和内承运库带回了白银二百万两。

  另外还带回了一样天降的道门祥瑞,具体是什么天机不可泄露。

  嘉靖帝笑着自言了声:“这小子,还跟朕卖起了关子。什么祥瑞,无非是白鹤、千年老龟,再不就是三穗的嘉禾。”

  朱载圳出京已有一年零两三个月。嘉靖帝想儿子都快想疯了,这几日做梦都能梦到他。

  嘉靖帝干脆拿起朱笔,在龙案上画了一道横。等到画够了三十道横,儿子也就到家了。

  这时,陈洪走了进来:“禀报皇上,李公公派人进宫禀报,两日之后他就回宫了。”

  司礼监有一位掌印太监,四位秉笔太监。

  四位秉笔分别是黄锦、陈洪、孟冲、滕祥。

  掌印太监则是李芳。

  李芳是跟嘉靖帝、陆炳在兴献王府一起长大的。他是嘉靖帝龙卧潜邸时的仆奴。

  嘉靖帝与李芳,亦主仆亦友。

  嘉靖帝即位四十多年,内阁首辅已经走马灯似的换了十位。

  司礼监掌印却前后只有两位。李芳在嘉靖十年继任司礼监掌印后,一干就是整整三十一年!

  怪不得官员们都说:铁打的掌印,流水的首辅。

  司礼监的四位秉笔都是李芳的干儿子。可以说,司礼监就是他李家开的。

  李芳这人精明,了解嘉靖帝的脾性,深得嘉靖帝的信任。

  如果说嘉靖帝对陆炳有八分的信任,那对李芳至少也有六分。

  一年半之前,杨博、王崇古等人上奏,请求修缮长城大同段,加固城池。以防鞑靼来袭、庚戌之变重演。

  嘉靖帝很重视这件事,将李芳派到了大同充当监工。如今终于完工,李芳也打道回府了。

  嘉靖帝笑道:“好啊,李芳回来了。他捏脚的手艺可是一绝。朕有一年半没享用过了!过段日子等圳儿回京,让李芳也给长途跋涉的圳儿捏捏脚。”

  其实李芳已经回京了!他瞒报了自己的行程。

  入夜,裕王府后花园。

  李妃正在跟一个身罩黑袍的人密谈。

  李妃道:“朝廷里的局势都跟你讲了。你这趟回来,要好好帮衬裕王爷。要是让景川王抢了裕王爷的储君之位,呵,你也活不成!

  别忘了嘉靖三十一年坤宁宫的那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方皇后又是怎么死的!”

  黑袍人不是别人,正是司礼监掌印李芳!

  李芳拱手:“李妃娘娘请转告裕王爷。今后老奴定当好好辅佐他,帮着他在朝廷里压过景川王。”

  李妃道:“嗯,你知道就好!千万别这山望着那山高。我手里的把柄,能让你死上一百回!”

  李芳心里哀叹:嘉靖三十一年坤宁宫大火时,你李彩凤还是漷县一个泥瓦匠家里的十岁小丫头。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