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我要在抗战第一线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凯申的底线呢就是只要你们不和GC党眉来眼去的,我就当做是蚊子叫了。

  而后,这个事情就变大了,整个文化界沸腾了,然后就开始找王立这个始作俑者,并且邀请王立来重庆共商大事。

  王立对于这个事情不感兴趣,而且也不敢去重庆啊,去了那他还能回来吗?一查,好的亲共份子,再一查,好家伙是GC党员,还敢来公开来重庆搞宣传,直接枪毙。

  可是他也有办法,他的回电是:“我要在抗战第一线做贡献,如今之局势,余等军人除了为国而死,已别无他法,况我才疏学浅,不足以担此重任。”

  而马寅初这些人却认为前线少一个王立不算什么,而后方正是需要这种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而王立则坚持不去,于是这些人一边在处理法定语言,一边打嘴皮子上的仗,这个扯皮账一直就算到了建国。

  “开什么玩笑,我哪有空和你们玩什么文字游戏,再说了就我这点水平,还不是一戳就露馅。”王立喝了口粥说道。

  “那你的回信是不是委婉一些,这些文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你就不怕惹得一身骂名吗?”陈部长心有余悸的说道。

  当年张宗昌拖欠鲁迅工资,结果后来他就变成了狗肉将军,其实张宗昌虽然出身不好,可是也绝不是不知将军。

  还有韩复虽然抗战时期当了逃跑将军,可也不大字不识的人,相反他主鲁后,韩复榘誓要“变鲁为齐“,他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建设模范新乡村,并号召山东农村大力学习模范乡村,以提倡经济保障。

  就因为得罪了文人,他被枪毙后也是被的惨不忍睹,要是王立得罪了文人啊,那可就惨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个“白面将军”,意思是别人都是在吃杂粮就他一个人天天吃白面。

  “文人啊,你不去理他,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兴致了,至于我个人私德无亏,又怕什么?”王立满不在乎的说道。

  “当年登徒子还不是被打成了一个好色之徒?你可要小心啊,文人的笔杆子是能杀人的。”陈部长心有余悸,副参谋长就是这样的“两杆子”都硬的人,笔杆子硬,枪杆子也硬。

  陈部长从来都不敢和副参谋长辩论,因为他明白根本说不过,至于什么效仿孔子说不过打一架?好像自己这个小身板也干不过人家,只能尽量避免和他针锋相对。

  “呵呵,MG党真是脑子有问题,要制裁他们这些文人嘛,把印刷厂的电断了就是了,他们自己口口相传能穿出什么花招来。”王立并不在乎,反而有兴致逗猫。

  “你说啊,猫这个东西向来是傲娇的,可它又喜暖,到了冬天便喜欢和人住在一起,无外乎是外部的条件而已。”

  “你这个人啊,还真是得理不饶人啊。”陈部长自然是听出了弦外之音。

  “其实我们啊,还是因为穷,要不然怎么会把文科办的那么好,却把立刻办的一塌糊涂呢?”王立很是无奈的说道。

  民国的学校说富很富,厦门大学给鲁迅的工资是一个月七百八十大洋,可是也很穷,很多大学办不起理科,文科只需要大师教授就行了,可是立刻的花费就大了,需要实验器材、材料之类大量的支出。

  并不是21世纪的教学水平不如民国,而是因为21世纪真正的高端人才都去了理科,笔杆子再硬也硬不过枪杆子,国家更需要的是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这些切实能够改善国民生活的人,而不是只知道打嘴仗的大师。

  “是啊,现在有名的理科和医学大学就那么几家,导致国内理科人才和医学人才大部分要靠国外的留学生,处处受制于人啊。”陈部长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那么多人出去了不回来的比比皆是。

  国家培养了那么多年的高材生,一旦出去了,见识到了外面的生活,愿意回来报效祖国的有很多,可是一去不返的也不是没有,你也不能指责他们什么,学到了民主和自由的两个词的人会立马回敬你他刚刚学到的词汇。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