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风乍起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架风车、水车,通过深埋在地下的陶瓷管道进行通风、供水。

  几个月的生产下来,一亩硝化田一个月可以生产火硝四千斤。

  另外一条获得硝的途径,便是厕土。

  经过几年的整训,河静的人们已经初步养成了卫生习惯,解手去厕所,不喝生水,勤洗澡,勤换衣,被褥常晾晒等等歌谣被孩童们在大街小巷传唱。

  大批的公共厕所和住宅中的厕所为火药作坊提供了充足的厕土。

  官奴们用棉布制成的掩口巾捂住口鼻,一锹锹的将厕所老土铲除,更换上新土。

  而那些被粪尿侵泡的老土,则是被装入竹筐中一车车运到附设在火药作坊下的工场进行加工。

  工艺很是简单,将老土晾晒之后粉碎,筛选,然后加草木灰(又是草木灰!你不烦我们都烦了!但是没有办法。草木灰就是钾肥啊!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茅坑土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铵,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特别大,所以温度稍微下降一点,大量的硝酸钾就会以沉淀的形式结晶析出)进行熬煮,冷却之后,将二者反应之后析出的结晶收集起来,便得到了纯度在95%左右的硝酸钾,俗称硝石的便是!

  这可是好东西啊!相信很多穿越者都是这样制造火药的。但是,它除了做火药之外,还有很多用途,容在下在此卖一个关子。不过,厕所土加草木灰熬煮之后的液体,也被守财奴李守汉派上了用场,用来为他家的田地浇灌施肥。那液体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铵,妥妥的氮肥啊!

  总之一句话,充足、廉价的火硝工厂化生产、供应,使得火药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完全可以供李守汉建立一支火器化部队。

  他的部队如今火药充足,且价格低廉得令人眼红。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将火药配比中的木炭更换成了加工蒸煮过的柳木,通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工艺,制成为粟色火药。更加强了推进力。

  每周炮兵都有进行实弹射击,水师的火炮操炮训练更是日常科目。

  陆军各营中的火枪手们,更是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训练。

  新兵在确定为火枪手后,便要开始在老兵和甲长的带领下,进行射击训练,只装药包,不装铅弹。

  打过了几十次空枪射击后,接下来便是实弹射击。

  如此一番下来,当一个新兵完成了全部射击训练科目之后,他手中那支崭新的火枪,也磨合完毕,成为了一支大约在八成新左右的枪支。这个状态的枪支和机械,都是状态最好的,可以陪着士兵一起南征北战了。

  想想如今各营的训练成果,李守汉不禁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在这个时代,一支拥有四成以上火器的军队,该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他比谁都清楚。

  抬头看看亭子上的匾额,那是李沛霖题写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