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支援汉阳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接到命令,林成贵查看了一下各团的分布位置,此时他正在对各县城进行攻占,所以部队分散了出去。

  查看之后,林成贵发现离武昌最近的是第011团,随即急命011团前往武昌,然后支援汉阳。

  随即林成贵让辎重营运输弹药、补给,沿着之前第四读力团前往汉阳时开辟的路线前往武昌。

  之前第四读力团前往汉阳时,已经在工兵的协助下从九江修了一条前往武昌的临时路线。

  ……汉阳保卫战进行得异常激烈,革命军与北洋军在大街小巷中厮杀着,第四读力团的弹药出现了问题,虽然说还有三分之一的弹药,但他们必须计划着用三天。若是有足够的弹药供应,那些北洋军根本无法靠近他们。

  这场激烈的巷战中,第四读力团并不需要冲在前面,因为他们已经是此次保卫战中的主力部队,有大批革命军先冲。

  而第四读力团的弹药虽然拮据了一些,但狙击手依旧在巷战中无限制开火,这些狙击手不是打北洋军的机枪手就是专找穿着军官服装的北洋军官打。

  一旦某北洋军官被击毙,那么也就意味着该部队的进攻将停止。

  北洋军基本上没有什么防范狙击手的意识,那些军官更不懂什么狙击手,这让第四读力团的狙击手屡屡得手。

  在其余革命军的英勇作战配合下,14曰当天汉阳成功守住,而北洋军丢下了起码四千具尸体,革命军也阵亡了近两千余人。

  大战中江岸百姓死伤无数,到处都可以看到尸体。

  袁世凯在燕京正盘算着炮击之后再对革命军进行诱降,没想成突然接到了下面的报告,冯国璋不但对汉阳发起了炮击,还对汉阳发起了进攻。0“这个冯蛮子,他想干什么?”袁世凯愤怒的拍着桌子,茶杯被拍得咔咔作响,很快夏钧的电报也到了,袁世凯看了不由大吃一惊。

  冯国璋的进攻已经惹怒了华东临时政斧,袁世凯不由愈发觉得把冯国璋留在前线是个巨大隐患。

  当天袁世凯连忙下令,任命冯国璋为察哈尔都督,立即上任!并任命段祺瑞为第一军、第二军军统。

  冯国璋那边接到袁世凯的任命后直接抗命,因为此时清廷的赏赐也下来了,在得知冯国璋在前线发起进攻后,清廷马上封冯国璋为二等男爵。

  冯国璋流着泪,激动的说:“想不到我一平民的儿子,也能封爵,定当为大清赴汤蹈火。”

  爵位,代表着地位,在这个年代的一些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同时冯国璋的结拜兄弟良弼鼓励他说,只要他能像曾国藩、李鸿章那般救清室于水火,便可封侯入相。

  得到鼓励的冯国璋,又因为袁世凯让他调职,因此当即跑到燕京面见隆裕太后寻求支持。

  冯国璋见了请隆裕太后,请求拨给400万饷银,如此他可读力平定武昌、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叛乱。

  隆裕太后沉吟了片刻说400万两一时难以筹集,不过可以向他垫付3个月的饷银,冯国璋随即大喜过望,以为和隆裕太后拉上了关系,今后前途不可限量。

  此时的冯国璋已经撇开了袁世凯,功名利禄让他倒向了清廷。

  就在冯国璋跑回京师要饷的时候,夏钧这边也成功支援了汉阳革命军,不仅第四革命军所需的弹药得到了补充,夏钧还从建安的兵工厂给革命军运去了5万支步枪,以‘优惠价格’卖给革命军。

  价格确实很优惠,一支步枪仅需5块银元,不过就是一支5块钱也有赚,毕竟这些步枪是冲压出来的,成本非常低,当然卖相也不是很好,但质量还是可以的。

  而袁世凯也发电给夏钧,向他解释说进攻汉阳并非他的意思,而是冯国璋自作主张,并扬言要将冯国璋调离。

  不过冯国璋很快就回到了汉口前线,这次回到汉口的冯国璋斗志十足,誓要将汉阳拿下,救清室于水火……————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