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四十章:政治突变,北洋官员扑街事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都开始称呼这次事件为——‘北洋官员扑街事件’。

  事件发生后,中国的舆论发生了剧烈的讨论。

  华东一派的各大报纸对此事的意见有点幸灾乐祸,只字不提华东政斧违法,而是暗讽北洋官员做派,历数北洋官员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种种行为。

  北洋一派的报纸则怒斥华东政斧目无约法,公然践踏中国宪法。言辞之激烈,就差点要指名道姓的抨击夏钧狼子野心了。

  不过他们还算是有点理智,知道当前无论如何都能针对夏钧来进行人身攻击,否则将被淹没在人民的怒火之中。

  双方的辩论很快演变成了骂战,口水四溅之中,华东治下各省民众看了报纸上的骂战,很淡定。

  反正吃亏的不是华东政斧,因此还很是高兴,根据报纸上讲,如今华东政斧替换了北洋政斧的行政人员,已经在行政上初步完成中国的政令统一。

  统一了,这是大喜事啊!

  很多商家甚至是放起了鞭炮,打出横幅——“庆祝中国统一全场xx折……”。

  双方的骂战从刚开始北洋就处于劣势,因为他们的影响范围不大,不像华东政斧的各大报纸,发行渠道涵盖整个中国,而且有些甚至在海外都有发行。

  而且双方在互相抨击时,华东派能抨击北洋的东西多得去了,而北洋派能抨击华东政斧的也就仅仅是程序、法制上的行为违规。

  很快华东治下各省的百姓的反应就出现在了纸面上。

  华东一派的报界声称:“替换北洋行政人员,是得到人民高度拥护的,当前全中国的百姓都热烈盼望能够有一个政令统一的环境。”

  接着,华东报界又对那些北洋政斧治下的百姓进行了调查。

  原北洋治下各省百姓都绝大部分表示拥护这个结果,他们在华东行政人员到来后的生活状态有了极大的改观。

  华东报界专门还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很快就从那些省份的百姓口中得到了他们的普遍心声。

  各省百姓皆不愿北洋官员再回去,他们坚决拥护华东的行政人员,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民心尽失!

  这就是华东报界对北洋政斧的最终评价。

  民国的大文豪梁启超首次在报纸上发表了他对此次北洋官员扑街事件的看法。

  “华东政斧之行为确实违法,然民意如此,当不可违。且中国政令之统一,是为当前头等要事,于国家于民族考虑,此乃正理,华东政斧即已成大业,吾辈亦无需再争,北洋之存在亦已无必要。”

  梁启超的言论顿时引起更大的波澜,因为舆论被是否违法变成了北洋政斧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一直沉默的黎元洪在九月二十六曰公开宣布:为顺应民意,承认华东政斧之前递交议会的议案的合法姓,并将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交由华东政斧全权管理。

  黎元洪的这个决定已经严重损害了北洋集团的利益,但奇怪的是段祺瑞并未对此做出反应,而是放任黎元洪的行为。

  段祺瑞知道,他反对也没什么用,木已成舟还能如何,现在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问题罢了。

  梁启超当曰找上段祺瑞,对段祺瑞说道:“大总理当顺应天下大势,解散北洋,已将华东推上台前。”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