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改组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种增加了两倍。

  夏钧的卷烟厂扩大了三倍,卫生棉制造数量增加了五倍,打火机制造厂也扩大了三倍,钢铁厂每天都在用进口铁矿石进行炼钢,然后生产成各种产品销售到国内外。

  那些民营工业也不逊色,由于夏钧给了他们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使得出口产品增加了数十种。

  就福建本省的市场来说,夏钧已经把棉布、纸张的市场让了出来,而他所开办的纺织厂造纸厂的货物则销往国外。

  茶叶、家具、木材、火柴、小五金、铁器等商品都有民营工业的存在,他们的产品在竞争力上相比洋货还要有优势。

  这些优势来源于夏钧开始走私之后,夏钧帮助他们出口一个税都不收,虽然只是暂时姓的不收出口税。

  同时夏钧的运输公司挂着美国佬的牌照,所以将货物运到国内其他港口后,关税也十分优惠。

  再则就是用工成本方面,福建的用工成本显然比列强的用工成本要低出许多,因此产品中包含了人口红利。

  质量方面则与洋货差不多,因为他们使用的是与洋货差不多的生产设备,只是因为工人技术不太熟练,一些商品的质量还比不上洋货。

  夏钧除了把货物销往美国外,还开始尝试着把货物销往欧洲,结果证明市场不错。

  而他的那些合伙人也陆续把工厂办了起来,这些工厂的生产线相比夏钧开办的工厂所用的设备要差上许多,加上夏钧拥有人口红利,经销商和那些合股公司相比较还拥有竞争优势,这让夏钧每月的收益飙升。

  夏钧时刻都在外贸方面布局,最近宁德港的走私显然已经被海关盯上了,继续用美国佬的牌照可能不顶事。

  陈家毅最近在欧洲各国到处注册运输公司,并且还收购了两个空壳公司,牌照搞到了不少。

  过段时间让货船什么国家的牌照都挂上一些,货船出港几次后再重新刷一次油漆,刷的和以前不一样就行了。

  由于贸易量的扩大,为此夏钧又兑换了十艘万吨级的货船,这年头德国人在海上的运输已经快赶上英国了,德国的运输服务明显比英国好上许多。德国在商业上的扩张,也是引发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夏钧因为要走私,所以得用自己的船,同时涉及海洋是一个大国必然要迈出的一步。

  夏钧此时的财政收入虽然比较大,但他的开销也很大,特别是到聘请医生、工程队来福建,以及来建安的学生数量的数量增多,行政人员和兵力的增多,都是需要钱的,更何况到处在施工的工地。

  财政方面被夏钧搞得很极限,每个月近一千万美元的收入,被夏钧挥霍下来,一个月仅能留下一百万美元。

  为此李诗婧没少对夏钧进行开导,让他省点钱下来,免得以后没钱应急,夏钧每次都无所谓,反正应急方面找银行就行了。

  等明年,福建全面种上高产作物后,不仅农业上的收入会暴增,同时农民收入增加,市场需求也会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工业发展,再则农产品增多后,工业原材料也就随着增长,对工业同样有利,那时候就不用怕没钱花了。

  在搞钱方面,向外国佬贷款这是不太现实的路线,外国佬会借款给你,都得向他们许诺各种好处。

  换个角度说就是卖国,把国家利益卖给外国佬以换取贷款,这样的事情夏钧自然不可能做出来的。

  历史上孙大炮则经常做这样的勾当,到处去骗钱,到南洋骗完华侨去英国、法国、曰本……,每去一个国家必然大肆许愿,各种卖国条件一个接一个,不过除了曰本对孙大炮有点支持外,其他国家对孙大炮并不是很感冒,只当他是个骗子。孙大炮最为臭名昭著的卖国条款就是与曰本签订的《中曰盟约》,卖国比袁世凯接收受的《二十一条》还要广泛。

  因此夏钧对向列强贷款不抱任何幻想。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