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商讨未来的方向_真神武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这几年,你就先隐匿沉淀一段时间,在东观潜心修习可好?”

  袁汤将他的想法和袁基说了。

  袁基听后想了想,现如今是汉桓帝在位,而且刚刚铲除大将军梁冀,重掌大权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而且这个时候的汉桓帝竟有一丝中兴之兆,但是毕竟大汉腐朽已久,早已无药可救,后期汉桓帝也就放弃了。

  最后汉桓帝变得贪恋钱财,荒淫无度,直至永康元年一病不起,没有留下子嗣就离世了。

  而之后才是汉灵帝刘宏开始了二十一年的荒唐执政生涯,直至后期爆发了黄巾起义,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按照他的计划,要在黄巾起义之前,就要身居统军高位了,只有如此方能在黄巾起义时占有大义,才能快速的剿灭黄巾,以及在后期割据一方,进而一统天下。

  如今是延熹三年也就是公元160年,袁基现在是七岁,等到汉桓帝去世永康元年公元168年,还有八年时间,那时刚好十五岁束发之年,勉强可以开始建功立业了,等到汉灵帝上位后可以开始想办法谋得官职了。

  既然如此,那在汉桓帝在位之时,我就先积蓄实力吧,不过这些都是上一世的经历,这一世的神武三国,具体会变得怎么样还不得而知。

  袁基想到这里于是和袁汤说道:“好的祖父,在束发之前,我先潜心修行,提升自己。”

  袁汤看他能想得通,也欣慰的笑了笑,但是他又想到了什么,他说道:“基儿,还有一事,阳安长公主。。。。”

  袁基连忙打断袁汤的话,“祖父放心,孙儿知晓,绝对不会和阳安长公主有任何沾染,一心潜修,而且孙儿已经有了意中人了,还望祖父帮我多多留意下。”

  袁汤刚听前半句还觉得自家孙儿果然懂事,谁知听到后半句差点没把胡子揪下来,连忙问道:“基儿,是何家女子,你现在不过七岁。。。”

  袁汤震惊的都语无伦次了。

  袁基则是笑着对袁汤说道:“祖父勿慌,那女子是太傅湖广之徒蔡邕的嫡女,蔡琰,而且孙儿非此女不娶。如此早告知祖父此事,不过是想和祖父说明,孙儿的婚事不会拿来用做大族联姻。”

  袁汤看着袁基的表情虽然依旧是笑容满面,但是神情却是坚定不容改变。

  于是袁汤说道:“放心,祖父知晓了,我会和你父亲说此事的。”

  袁基见袁汤答应下此事,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他不禁想到,“这样的话,我和琰儿之间就没有什么阻力了,等下,不对还有一事。”

  袁基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对着袁汤说道:“祖父,还有一事需得祖父相助,蔡邕现如今虽然官职不显,但是此人胸有沟壑,将来必成大儒,袁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帮助,同时也避免卫家与他有过多的接触。”

  “卫家?哪个卫家?”袁汤一时没有想起来。

  “孝武卫皇后和长平侯卫青的卫家,河东卫氏。”袁基一脸阴沉的说道。

  袁汤看着自己孙儿阴沉的表情,也不由得有些惊讶,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孙儿这样的神情,不过既然袁基露出这种表情,就代表他很重视这件事。

  于是袁汤点了点头,对袁基说道:“孙儿放心,此事祖父亲自去办,蔡邕将来一定会依附于我袁氏,一个衰败的河东卫氏,虽然家世显赫,但面对我们袁家还是不值一提的。等基儿你束发之后,祖父就帮你去提亲,先把婚约定下。”

  袁基听后,点了点头,原本阴沉的表情也恢复了正常。

  看着恢复正常神情的袁基,袁汤叹了口气,说道:“唉,本来还想让你在清河崔氏与弘农杨氏中选择一嫡女迎娶,这下可倒好,唉。”

  袁基听着袁汤这句话,脑海中浮现了一个人的倩影,“清河崔氏。。。不知道这神武三国的世界中,有没有你的存在,而我又该怎么办?”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