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一章 电影应该怎么拍_再一次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关于剧情剪辑的展顺序问题了。

  剪辑无疑是一部电影制作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神秘的环节了,理论而言除了制片人、导演和剪辑师,外人都无权干涉剪辑。甚至,在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没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也只能提提建议,打打酱油什么的,怎么剪辑完全是制片人说了算。

  比如配的福克斯脸都绿了的《天国王朝》,一亿三千万美元的投资,全球票房刚过两亿。上映版的片长比导演剪辑版的少了五十多分钟,导致剧情零散破碎。

  当然了,并不是说加上这五十分钟就有多好看,但这确实说明好莱坞的导演受到的限制很大。要知道,《天国王朝》的导演,可是拍出过《异形》《银翼杀手》和《黑鹰坠落》的雷德利斯科特。

  所以说,国内的导演也不用老是抱怨审查制度导致自己拍不出好的电影,大家都是在戴着脚镣跳舞,谁也不用太羡慕谁。

  “上次你说到,成冬青和苏梅相遇的那个镜头,然后就被打断了。”陈可新给沐茗的杯子添上茶水,而后放下茶壶道:“然后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是结束。”

  “结束?”陈可新没听明白。

  “对,把这作为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沐茗解释道:“把原定放在开场的那段万人体育场演讲的剧情挪到这个前面,然后紧接着就是这个镜头。”

  在沐茗的设想里,主角三人在美国和ees的谈判结束后,成冬青把孟晓俊带到当初那个把他辞退了的实验室,告诉他自己除了钱捐助了实验室,现在的实验室已经换成了孟晓俊的名字。

  接下来,就是一段“新梦想”启动上市后快展的空镜和介绍。紧接着的,就是原版放在片头的万人体育场的演讲。作为“新梦想”校长的成冬青,在台上侃侃而谈,挥洒自如。

  再之后,画面跳转到演讲结束,成冬青离开体育场的时候意外的在相对而行的自动扶梯上看到了多年未见,现在已经为人母了的苏梅。

  而刚才还在台上口若悬河的成冬青,此时却只敢踟蹰在原地,犹豫着是否要追上去打个招呼。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站在自动扶梯上,独自渐渐远离的成冬青。

  好吧,沐茗承认这里是借鉴了《社交网络》里,扎克伯格最后犹豫着是否要添加前女友“肥死不可”的那段镜头。

  沐茗一直感觉原版的《中国合伙人》,金钱味太重了点。尤其是资助实验室给孟晓俊当礼物的剧情,总是有一种“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实验室,被你承包了。”

  “有两个问题。”听完沐茗的解释,陈可新没有直接说沐茗的想法好还是不好,而是反问道:“第一,作为一个创业电影,把重心放在创业成功对观众的吸引力大,还是放在情感转变对观众的吸引力大?”

  “第二个问题,合伙人携手创业,你觉得最后的落点是在三个人的友谊关系上好,还是在成冬青自己的情感成长上好?”

  “这……”

  “沐茗,就像你自己说的,电影就是在讲故事,导演的职责就是讲好故事。什么才算是好故事,不是你自己认为这个好他就好的,你得考虑到你的观众,他们能不能接受你认为的这个好。”陈可新诚恳的教导道。

  沐茗沉思,确实,自己好像有些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了。就像自己觉得《社交网络》里的那个镜头碉堡了,然后就想着也加到这部电影里,完全忽略了两部电影从内核上,表达的东西就是完全不同的。

  “陈导,谢谢你。”沐茗郑重的道。不单是为了今天的这一席指点,还有这三四个月以来的教导。

  陈可新摆摆手:“用不着谢,你说的想法也给了我很多灵感。”

  说完,看着沐茗认真的道:“沐茗,好导演都是拍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所以你要是真的想走下去,那就放开手去拍一部出来吧。”

  “我知道。”沐茗想起了那个被自己压住了小半年,改了无数次的剧本,点头道:“很快了。”

  陈可新笑了笑了下:“很期待啊,这一行太久没有新人了,我很想看看,你能给我们这些老人带来什么新鲜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