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6章 科场见闻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太统一。这让李素有些头疼,他还想到了请诸葛亮想办法发明一下简易的手摇式缝纫机,李素毕竟知道这个大致的原理,也知道这条路线肯定能做出来,他提供创意让别人发明还是有希望搞出来的。

  (确切地说是请黄月英发明,因为诸葛亮现在已经很忙了,也不适合再研究这些女人用的科技。)

  历史上给考生大规模洗澡换装防作弊之所以不现实,那是因为历史上古人洗澡都是靠泡,除非夏天才会浇水冲凉,秋冬寒冷状态下根本扛不住,而科举的“秋闱”时间正是深秋。

  但有了李素,情况显然不一样了,他早在八年前跟着刘备刚入川的时候就发明了淋浴用的铜管花洒,还弄了集中烧热水供应的水塔。

  六七年前在成都安定下来、建了泡澡侯府之后,泡澡和热水给排水科技更是点得远超时代。甚至后来李素为了推广成都平原的商业文化氛围,组织起百姓自发的村村通茶楼澡堂,早就积累了无数的给排水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经验。

  所以,如今在长安和襄阳修贡院,这些建设经验很轻松就派上了用场。早在李素刚决定要搞南北分场考试时、哪怕当时他本人还没来襄阳,他已经吩咐下属到襄阳督办贡院的建设。

  所以前后赶工了两个多月,才有如今一千多张床位、数座大水塔、水压足以满足同时百余个热水管出水的贡院规模。

  每一批放进去的考生都要求淋浴时间不能超过半炷香(15分钟),洗完后就要立刻擦干换新衣服进场,这样澡堂也能轮流利用起来,不用建得太冗余。只要确保每次有十分之一考生同时淋浴、分十个批次洗完就行。

  说白了,考试的号房建设,其实已经和历史上的科举号房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有后世之人来参观,肯定会有一种印象:这号房怎么看着像是洗浴中心的休息区?

  只是多了前面一个写字答卷的案板、加上每张床位之间都是隔板隔开的包间。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后世曰本人的东京胶囊旅馆、或者说休息舱的装修风格了。

  不管怎么说,把科举的住宿待遇升级到洗浴中心级别,肯定是不会有人因为考试时过于疲惫透支而猝死了。

  而且后来还导致了一些搞笑的蝴蝶效应,就不足一一赘述了:比如,因为这一世是贡院这种事物先出现、而民间的“洗浴中心”后出现。结果导致所有的洗浴中心装修风格都向贡院学习。

  那些原本经营文化娱乐产业的秦楼楚馆,一看贡院这逼格多高雅呀,纷纷学习,也在自己的营业场所内划地方修高品味高营业附加值的洗浴休息忠心。

  不过这些污秽的演变,就实在跟李素的本意毫不相关了,只能说是资本逐利、读书群众自发喜闻乐见,李素堵也堵不住。

  ……

  董允杨仪等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