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中华帝国_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宗,那么‘大清’这个国名就不太适合作为国名,因为这样局限性太强了,根本就体现不出来我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不知道众位爱卿是否同意朕的看法呢!”

  载淳的话就如晴天霹雳一般,落入屋中几位大臣的耳中,这些人跟随载淳这位多年,一时之间也无法接受得了。

  李鸿藻说道:“皇上,此事不可啊,如此轻易的更改国名,这可是动摇国本啊。皇上还要慎重啊。”

  载淳笑着说道:“李师,此话严重了。朕只是觉得‘清’只能代表的是我爱新觉罗氏,而不能代表我整个炎黄子孙,不能代表我中华民族。

  象历朝历代,会什么秦、汉、晋、隋、唐、宋、元、明等,只能代表的是一姓之天下。而朕觉得,要想使中华民族永立不倒,那就是能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我中华民族之天下。所以朕觉得,‘清’并不是我中华民族的国名,只能是代表我皇氏。朕觉得‘中华’才是最适合作为国名。

  朕今日说得这些,也只是先让众位爱卿有个准备。众位爱卿都是我大清的肱骨之臣,都回去好好的想一想。这确实对我大清来说,是一件大事,不可轻易决定。”

  此事经过多次的讨论,一直也没有定论下来,但是在全国的各大报纸都有激烈的讨论,有说国名这宜轻易更改,有说只有‘中华帝国’才是最适合的国名。

  而就在全国激烈争论之时,载淳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慈安皇太后一知道此事之后,就将各家王爷召进慈宁宫来,听载淳的说辞。

  载淳说道:“皇额娘,七叔,诸位王爷。现在坐在这里的,都没有一个外人,可以说都是朕的家人,所以朕就将掏心窝子的话说出来。

  皇额娘,我们纵观历史,可有哪一朝哪一代长久不衰的吗?这个没有。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说出来,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才使得朝代不断更替。

  所以朕也不敢保证我大清就能长久。但是如果真得有那么一天的话,皇额娘请想,那我皇族还能得到什么好的下场吗?这个当然是没有。

  朕之所以如此做,就是要消除种族之间的隔膜,不再分什么满、蒙、汉、回、藏,这样对我们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敌意。而我们虽然没有了特权,但是朕所做的,最起码让诸位做个富家翁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我皇族不倒,那大家富贵就会永在,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吗?我们又何必在乎那些个虚名呢!只要我们的子孙吃喝不愁,血脉不断,朕就知足了。”

  载淳处心积虑的一番话,总算是勉强的说通了,以慈安皇太后为首的一群顽固派。而在全国,更名之声也高涨起来。

  载淳到此时,见到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正式下旨,定国名为‘中华帝国’,同时,在正式公文之上,用公历。

  而此日,无巧不巧的,正好是公元一八八一年十月一日。这个也不知道是载淳的有意而为还是巧合,十月一日,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国庆日。同时照会各国,大清正式更国名为‘中华帝国’。

  在中华帝国成立一个月后,在载淳的号召之下,‘华人国家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加入的有中华帝国、兰芳共和国、戴燕共和国、车臣共和国。随后非常仰慕中华文化的阿依努共和国、新几内亚共和、巴拿马国也相继加入了‘华人国家联盟’。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