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零三章 南下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括关押在城内监军衙署牢内已经气息奄奄的满鞑子十王爷多铎,无一不在向他说明这场大捷的货真价实。

  有了这个判断,杨振在卢志德心目中的地位,可就不仅仅是一个松山总兵了。

  杨振在这次大捷以后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王德化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地位,而王德化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地位之高低,又直接关系着卢志德的地位、前途和命运。

  眼前的杨振,对于他们这些身在京师伴君如伴虎的太监们来说,那就是传说中奇货可居的“奇货”了。

  当下,卢志德见了杨振,当面向杨振传达了崇祯皇帝的口谕,说了皇帝闻听松山捷报的欣喜之情,说了皇帝在京师翘首以盼的急切之情,然后便请杨振尽快收拾行装,择日押送俘虏,一同赶赴京师。

  面对卢志德非同寻常的热情,杨振稍经思考便答应了下来,当即与他敲定了十一月初五这个黄道吉日启程。

  不是杨振不想早点启程赴京师,而是他有太多的事情在临行之前要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振先是嘱咐袁进与张得贵合作,趁着辽东湾还没有大面积封冻的机会,尽快动用觉华岛水师和先遣营水师剩下的大小船只,往金州城和旅顺口方向抢运一批枪炮、弹药、被装和粮草物资。

  同时,杨振将松山制铁所、弹药厂的人员,也一分为二。

  让张得贵领着潘文茂、王守堂等一批人马,跟随船队前往旅顺口去,让他们在旅顺口内择地再建一座制铁所和弹药厂,试着在金州旅顺等地直接生产枪炮弹药。

  至于松山城内的弹药枪炮生产,当然不能因为一半人员渡海迁往金州半岛而停产。

  杨振将王守堂的长子王煅提拔为了松山制铁所的新任提举,同时根据潘文茂的举荐,任命了一位叫做宋恩子的老把头,担任松山弹药厂的新提举,让他们主管松山制铁所和弹药厂的各项生产事宜。

  除此之外,松山城的防务,暂时交给了监军内臣以及夏成德、吕品奇两位副将来负责,叫他们督促人马继续整修城池。

  这样花费了数日,安排好一切之后,杨振便带着张臣带回来的三百火枪兵以及祖克勇麾下的五百骑兵,押解着满鞑子的十王爷多铎、辅国公屯齐以及一众或满洲或汉军的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等等俘虏,于十一月初五日早上,跟随卢志德一行离了松山城,打马往南去了。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