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朝鲜之困(求推荐)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圭来说,这种宽待只让他内心一阵感动,觉得眼前这唐浩然远非袁世凯所能相比,而在接下来的一个钟头里,唐浩然在向他询问朝鲜的事宜时,金明圭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朝中众人欲效仿上国行以“东道西器”之途,然朝鲜国瘠民贫,虽已开国,除些许土产几近无物,大人若欲于朝鲜行以新政,不知如何展开,上国可有借款相持?”

  终于金明圭还是试着问到了他关心的问题,虽说明知其不可能尽言,但多少总能窥见一二,从而推测其人。

  “朝鲜与“东道西器”源自我国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尽得其意,却困于国力而未见其效,我中国虽可时而借款与朝鲜,然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本官此次赴朝其旨虽在协办朝鲜新政,然其用却在增朝鲜之国力,以供建机器局等新政洋务之用!”

  看似热情的唐浩然继续同金明圭打着哈哈,他又岂不知这金明圭是朝鲜王的亲信,亦知其使华的目的在于撤换袁世凯,正因如此自然对他客气许多。

  “不知大人意如何涨朝鲜之国力?”

  金明圭试着问道。

  “其法不过数字面已经,无外加大通商、拓其物产、增其实业,当今之世,再行闭国已是枉然,然朝鲜开国数载,困其物产有限,其成甚少,这但是本官往朝欲办之事,明叟,请用茶……”

  在请金明圭用茶时,唐浩然脸上堆着笑,不过心里却是冷笑,之所以会上奏朝廷请缓赴朝鲜任上,到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他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朝鲜问题。

  “本官之所以上奏朝廷,推迟赴任,却是为于天津招商,以在朝创办工厂,替代进口洋货,去岁朝鲜于进口多达三百万元,出品不过百余万元,以至钱货外流早已危及朝鲜国政……”

  此时唐浩然全是一副为朝鲜着想的模样,而这番话说的更是让金明圭连连点头称是,心道这人倒是比袁世凯更在意朝鲜。

  “目前朝鲜每岁需进口棉布数十万元,为朝鲜进口之最大项,故本官意于仁川兴建纱布模范工厂,于天津、山东通商口岸进口棉花,纺成纱线织成布匹,如此既可替代进口洋货,又能将纱线销往天津、山东各通商口岸,所得税收、关税亦可丰欲朝鲜国库,如此以往,不出数载,如纱线棉布、火柴者等进口货物即可自产,届时朝鲜非但不受洋货冲击之忧,又可销以洋货于海外,朝鲜国力焉能不增,自无须再往中国借款!”

  “大人于朝鲜之心意,实令小臣感动,若是如此,大人必有大恩于小国,还请大人受小臣一拜!”

  被唐浩然忽悠着完全被视鲜为华的心思感动的金明圭连忙起身叩拜,相比于先前这会的心态自然是倍加恭顺。

  “唉,金大人,你我又岂需这般客气,”

  连忙扶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