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同文馆(下)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口中,唐浩然才知道,郑成功居然有一个胞弟,一母同胞的田川次郎左卫门,之所以姓田川,是因为郑芝龙将这个次子过继给妻子娘家。七左卫门的后代便一直在日本生活着,但第二代后便改用先祖郑姓,甚至就连十几年前的日本驻华公使亦是出自郑氏,而他之所以来清国留学,则正是通过这位族叔的帮助。

  在了解了其家世之后,唐浩然便与畅谈起来,谈得更多的则是日本,毕竟这郑氏于日本到也算是“名门望族”,如果说过去唐浩然是通过历史资料去了解日本,那么现在与郑永林的聊天,却是真正的了解这个时代的日本,虽说不见得有后人的总理那么犀利,但却能让其窥觊一二,毕竟,对他来说,至少在短期之内,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才是真正的威胁,又怎么能放过了解日本的机会。

  而韩彻则于一旁完全成了一个听众,可听着听着,他却有些不以为意以来,他全不知道为什么先生对日本如此看重,尽管在〈泰西策:东洋补遗〉中,亦曾对日本的维新大加推崇,但在他看来,那日本不过只是一个海上小国罢了,即便是加以维新又能如何?

  “先生,我不明白一点,以日本之小,又谈何崛起,论雄居大国者,以国小而为雄者,唯有英国,然其凭以煤铁纺织启以工业之先河,而反观日本,地瘠民贫,亦无丰富之煤铁,又无科学之领先,其虽举国上下俱仿以西洋,习人者又焉能为强?”

  像是雄辩似的,韩彻又引用法国、德国以至美国崛起为大国的经验,什么法国的启蒙革命,什么德国的军事变革,什么美国的地利,诸如此类皆是引用〈泰西策〉之间,虽有些有片面,但乍一听得,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非也,非也!”

  不待唐浩然反驳,却听着走廊中传来一个话声,只见一个身个不高,肥胖过度近乎于球形的青年踱步走来,边走边说道。

  “春秋之时,泰国居于西北,论其人口、国力皆不如中原之大国,然扫**者又岂是中原之大国?”

  瞧清楚来的这人,唐浩然倒是一乐,这个人他有印象,是李幕臣,出身买办之家,不过因为是家中偏房所出,于家中倒不怎么受待见,进同文馆也不过是为谋个出差,将来随员出洋也好,进总理衙门也罢,只是为了生计,但平素上课倒也极为认真。

  “学生见过唐先生!”

  与郑永林的九十度鞠躬不同,他在鞠躬时,双手合礼过顶与鞠同下,见过了礼,在唐浩然点头回礼后,他又瞧着韩彻说道。

  “日人习之西洋,其政体习自英德、其法律习自法国,其商法习自英美,其军事亦习于德国,可谓是取各国之所长为已用,他日焉能不强?”

  李幕臣的反问让韩彻笑驳道。

  “源友,今日西洋各国又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