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师与徒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却沦为泰国诸强国尽相欺凌之弱国,其国运如此实在是让人感叹……”

  光绪感叹着土耳其,未尝不是在感叹着大清国,大清国可不也是如此吗?甲申年间满洲人以区区几十万人入主中原,成为中原之主,而现在呢?这大清国的国运甚至尚不及土耳其,土耳其毕竟还有几百年强国的积威在那,而反观大清国,谁还拿大清国当成回事?

  “不过,这土耳其亦尚知觉醒,其早在六七十年前,便已实施变法维新,就像那巴拉克达尔.穆斯塔法帕夏所主持的改革,剥夺了地方势力的某些权力,恢复了素丹的权威,继续推进变法维持……”

  光绪的话,让翁同?深以为然的点着头,可不是嘛,那土耳其推动变法时,君权旁落地方,与现在的大清国何等相似,现在这大清国,可不也是这种情况吗?

  接着两人又继续谈了起来,从土耳其的变法维新,一直谈到日本的变法,就本心而言翁同?还是倾向于保守,而他之所以支持洋务,甚至向皇上灌输“维新”思想,最直接的原因是借此同“后党”争权,或者说借“维新”树立皇上的权力,现在中国已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若是新君能从变的角度盯衡大计,必然可为一代明君,自然可收回旁落之权。

  “……我们的国家、也不是不变啊,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光绪如数家珍似的对翁同?说道。

  “同治元年曾国藩就在安庆设立军械所、李鸿章就在上海设立制炮局了,后来有上海的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南京的金陵兵工厂、上海的江南机器局、福州的船政局、天津的诫器局、大沽的新式炮台,乃至成立招商局,这些都是先朝同治时的变啊。即以本朝而论,从本朝元年举办铁甲兵船、在各省设立西学局开始,后来设立电报局、铁路、矿务局、武备学堂、北洋海军……”

  “皇上说得是。”

  翁同?连忙点头说道。

  “大清国,这几十年来,的确已经开始变了,”

  当然是在变,可皇上为什么,就不清楚,这变得是太后与后党的那一群人在变,而不是皇上在变,现在皇上要变,要成为一代圣君。

  “可是,咱们变的,多是在船坚炮利方面,但不是根本的,洋夷之长,又岂只限于“船坚炮利”,可即便是在船坚炮利方面,咱们也是学的如四不像一般,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大清国非得变法不可,当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如此变法,咱大清国方才能重振当年雄风,不为外洋人所欺!伏请皇上圣裁。”

  光绪坐在宝座上,右手拇指支着下巴,其他四指揉着脸,他沉思着,作为年青的皇帝,他渴望着像祖宗们一样,成为一代名君,而在内心深处,尽管对那位大姨妈恐惧至极,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