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九章征文_大唐艺术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然还有个别读书人直接说他会写的,有钱吗,为什么不写呢?

  新学社的一次集会上,胡伟抛出了这个话题。他们新学社就是关心这样的动态的,因此胡伟早就发出了要约,就等着大家聚在一起好好聊聊。

  赵宇凡派出的小伙计就跟在旁边偷听,他们要把所有人的话都记住。赵宇凡答应过,只要她们记住了,就给赏钱。

  聚会上,胡伟先对大家举杯,然后就直接说出来银行现在发出的题目,大家都怎么看。要不要写文章。

  王峰是国子学学子,他是佩服陈安的,他甚至都想过在国子学完成学业后去陈安那边找个事做。他不介意成为平头百姓,反正他家里有人当官了,不外乎他一个。

  所以王峰很直接的说他会写,而且认为读书人不一定要做官。

  王峰认为不做官一样可以做些造福百姓的事,例如在西张村的作坊务工,或者凡商业银行做事。

  这样的想法遭到了卢明的反对,卢明是卢氏子弟。他的家学就是读书人要做官,否则就在家中不出门,把家中事务管理好。

  而且卢明不赞成只要在银行做事就给勋官,哪怕是不入流的官身。

  卢明认为官是换,民是民,身份地位不同,不能因为在银行做事了,就给官身。那样就会让百姓认为官员不值钱,以后官员的地位就会降低。

  卢明的说法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官民有别,自古都是这样的。商业银行虽然大唐只有这一家,而且宫中还有股份,此外还有银司的官员兼任管理。但这不是商业银行做事的人就可以有官身的理由。

  胡伟静静的等着这些人一个个都讲完。他是和魏和,张狗子一起参加的科举。当时他怎么都不相信村夫出身的张狗子能通过科举获得算学博士。

  虽然在他的心里,算学博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那毕竟还是博士啊。

  胡伟就是从那以后开始关注陈安带来的变化的。而且他最关心的是知行合一。

  在胡伟看来,陈安可能会给大唐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开铺子,作坊挣钱财。更多的将是改变大唐的治理。

  商业银行成立那天,十多人去存一文钱,那就是胡伟的建议。他就是想看看商业银行会不会收他们的存钱。

  明摆着会赔钱,一文钱叫票据的制作成本都不够,可是商业银行仍然给他们分别存了,而且态度很好。

  这就说明商业银行是有信用的。胡伟因此想过直接去找陈安,说明他们这样的做法没有的意,但他又觉得自己是秀才出身,就这样去承认了会不会影响他的名声。

  这次商业银行发起了文章探讨,胡伟这就是个机会,他要这文章,但他写的不是题目里面的文章,他是要写商业银行的信用。

  商业银行的信用现在建立起来了,那以后呢?会不会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