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残酷社会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亏了。可是等奥地利控制了各邦国的粮食供应过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各国政府无论愿不愿意,在政治上都必须要向奥地利靠拢,这由不得他们选择。

  无论战略上如何伟大,前期种植粮食的农民和贵族,都成为了牺牲品,奥地利帝国可没有粮食补贴。

  “这个度怎么把握?如果只是比国际粮食价格略低,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要是低的太多,恐怕会打击国内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道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上出发,他是应该反对这项措施的,可是作为奥地利的首相,他不能光考虑眼前的利益。

  卡尔的忽悠还是成功的,所有人都知道奥地利粮食产量将会暴涨,内需肯定是消耗不了,要是不在外面找销路,就准备烂在仓库里了。

  大家的思路已经带偏了,发生这种事情,解决方案并不只是这么一种,比如:削减农产品相关环节税收,增加粮食价格上的竞争力。

  或者是开发配套的产业,如酿酒、发展畜牧业、对粮食进行深加工……

  “首相,这种损失,也就是前几年。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现在按照国际粮食价格下降百分之二十,提前进入抢占市场。

  等我们占领市场过后,就可以慢慢向上提价,大家现在付出的损失,未来都会赚回来。

  同时,政府还鼓励出口精加工产品,尽可能的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保障大家的利益。”卡尔认真的分析道

  这笔买卖,只有奥地利政府敢这么做。其他的粮食出口国,可没有那么多国有企业,能够操控粮食出口价格。

  资本都是逐利的,农产品行业门槛又低,资本家谁会在乎未来的利益啊?

  先顾好眼前再说,不然还没等到未来,就已经被竞争对手拍死在半路上了。

  ……

  “低价倾销”的战略,就这么被制定了下来。这是一个阳谋,在利益面前谁能够抵御诱惑呢?

  弗朗茨只是皱了皱眉头,就表示了默认。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没有足够的利益,怎么能够拉别人上船呢?

  好在这个年代,大家还不怎么重视工业,封建制度下资本家没有多少话语权,不然的话奥地利想要建立这个经济同盟,要付出的代价还会更大。

  ……

  制定计划容易,要具体实施计划就不是那么的简单了。闹的沸沸扬扬的奥地利公务员考试,在1848年12月21日拉开了帷幕。

  为了避免山高皇帝远,监管困难,出现严重舞弊的情况,奥地利政府将考场全部设置在了维也纳。

  最先开始考试的是财政部,不是不想同时开考,而是奥地利政府没有那么大的场地。

  不同于后世的学校满天飞,随便借用一部分教室就可以考试了。现在可找不到那么多场地,很多人不得不在露天广场进行考试。

  就连弗朗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