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都是运河惹的祸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的。资本家们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调节生产,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

  没有任何新花样,经济危机爆发自然要想办法过冬了。没有实力的企业直接破产,实力雄厚的产业也开始裁员、削减产能。

  1868年夏,大萧条降临伦敦。英国铁路建设规模就缩减了78%,十几家大小铁路公司宣布破产,在建二十余条铁路宣布无限期停工。

  造船业也是在1867年达到生产的最高峰,然后开始收缩,到了1868年底,行业规模缩水了34%。

  纺织业,更是这次危机的重灾区。受奥地利棉纺业的冲击,他们丢掉了中欧、东欧的市场,西欧市场又受到了法国人冲击。

  英国人这项支柱产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遭到了重创,五家工人数量超过十万的巨无霸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

  破产的人满大街都是,半年前还是风光无限的大富豪,现在就沦沦为了街头难民。

  同时,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急剧萎缩。黄金外流严重,资金紧张,银行、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英国人迎来经济史上的第十一次危机——运河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没有及时采取应付措施,而是任由危机肆掠,让危机变得失控。

  无数的失业人群走上伦敦街头游行示威,资本家们也是叫苦连天。在野党在报纸上抨击政府不作为,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

  约翰-罗素内阁遇到了上任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然而,这真的不关他们的事,根据英国法律规定,政府是无权干涉自由经济的。

  嘴炮党不会管那么多,反正都是政府的错。幸好约翰-罗素首相没有干涉市场,不然他还要背上“干扰自由经济,导致经济危机的罪名”。

  没得说,政客们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最常用的手段——辞职。

  ……

  维也纳,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弗朗茨的重视。除非是计划经济,否则产能过剩这玩意儿,根本就无法避免。

  既然英国出现了问题,那么奥地利也不要想独善其身,波及过来那是迟早的问题。

  弗朗茨关心的问道:“经济危机又来了,内阁有什么措施?”

  首相费利克斯回答道:“陛下,从英国传来的情况来看,这次经济危机影响会非常大。

  为了摆脱危机,内阁决定让国有企业开始去库存,把库存商品低价倾销往全世界。

  我们要和英国人、法国人抢时间,市场就这么大,反应慢了就要砸在手中了。”

  经济危机时期,已经不是计较利润的时候了。把产品都销售出去,换取大量的现金在手,让企业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让国企去库存,只是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就够了。大家肯定会认真执行,没有几个官僚会傻到和政府对着干。

  私企就不一样了,这种政府直接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